《感染性疾病科血吸虫病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血吸虫病诊疗常规.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血吸虫病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流行地区及疫水接触是诊断本病的必要条件,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2 .临床特点(1)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为常见。潜伏期2周-3个月。在流行区有下河游泳、捕鱼、摸蟹、打湖草及防汛等大面积长时间接触疫水史,并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尾蝴皮炎、尊麻疹、发热、肝脾肿大伴压痛、腹痛、腹泻;血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粪便普查或因其它疾病就医时发现,或有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尢以左叶肝肿大为主者:流行区青壮年新近出现癫痫发作者均应考虑慢性
2、血吸虫病。流行区有巨脾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腹内痞块或侏儒症等患者,应疑为晚期血吸虫病。(3)异位损害:是指虫卵及(或)成虫迷走和寄生在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病变。以肺、脑常见。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在肺部虫卵沉积处出现间质性病变、灶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呼吸道症状轻微,且常被全身症状所掩盖。肺部体征不明显或可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加,呈弥漫云雾状、点片状、粟粒样浸润阴影,边缘模糊,以中下肺部为多见。脑血吸虫病:可表现为脑膜炎症状或为癫痫发作,尤以局限性癫痫为多见。颅脑CT扫描显示单侧多发性高密度结节阴影其周围有脑水肿。如能及时治疗,大多可康复,预后好。3 .实验室检查:
3、除流行病学史与临床表现外,确立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查。(1)寄生虫学诊断粪检:粪内检出血吸虫卵或孵化出毛蝴,提示体内有活成虫寄生,即可确诊。常采用新鲜粪便沉淀虫卵毛物孵化法。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可了解有无血吸虫感染。但在活检时要注意防止肠出血等危险。(2)免疫学诊断抗体检测:常用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尾物膜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印迹试验等,虽研究进展迅速,但不能区别既往感染或现症病人。抗原测定:若有循环抗原存在则表明有活动性感染。检测方法以反向间接血凝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主。近年来采用单克隆抗体斑点一酶联法测循环抗原诊断血吸虫病,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是目前免
4、疫学诊断发展的方向。【鉴别诊断】1 .急性血吸虫病:应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败血症等相鉴别。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但重症患者的酸性细胞反可减少,甚至消失。2 .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应与病毒性肝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结肠癌以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鉴别。【治疗原则】1 .对症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应住院治疗。晚期患者按肝硬化治疗,内外科结合,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秋水仙碱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满意。剂量为1.mgd,疗程0.5T年(或更长)。中药桃仁提取物及虫草菌丝也有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2 .病原治疗:毗唾酮是目前公认对各种血吸虫病有效
5、的首选药物。慢性血吸虫病:住院成年病人总剂量为60mgkg,体重以60kg为限,即每日三次,每次IOn1.gkg,连续二日,餐间服。儿童体重V30kg者的总剂量为70mgkg.急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120mgkg,(儿童为140mgkg),4-6日疗法,每日剂量分2-3次服。一般病例可给IOmgkg,每日三次连服四天。晚期血吸虫病:药物剂量适当减少或延长疗程。对伴有心律紊乱或心力衰竭未能控制、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肝脏代偿功能差、肾功能严重障碍等者,一般暂缓治疗。对有精神病及癫痫患者,用毗瞳酮治疗亦应极其慎重,并作好相应措施准备。【预防】1 .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对病人与病牛进行同步治疗。2%硝硫稼胺悬液1.5-2.Omgkg,一次静脉注射耕牛血吸虫病效果良好。2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防止人粪和畜粪污染水源。3.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区尽量避免与疫水接触。否则,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使用防蝴笔(含氯硝柳胺,以脂肪酸为基质,加2%氯硝柳胺和1%松节油制成),一次至少可防护8小时,或穿经药液(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染的衣、裤、袜、手套等。口服蒿甲醛,剂量为每次6mgkg,每半月一次,共四次。该药可降低感染率和减轻感染度,并可能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