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基础知识第四版.docx
《六下科学基础知识第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科学基础知识第四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安吉县试验小学六下科学学习辅导班级:姓名,二O一一学年其次学期单元一I微小世界1、放大镜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人眼的最高视力能看清晰(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视察工具之,由,:镜架)和(镜片)两部分组成。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透亮)、(中心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3、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独创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被广泛运用。,显微镜;的独创,是人类相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4、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特点的物品,都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水珠入(加
2、满水的透亮玻璃杯)、(透亮玻璃球)等都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5、放大镜放大倍数和镜片中间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J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亮物放大倍数最大。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大,视察范围(小),放大倍数小,视察范围(大)。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7、用放大镜视察印刷物上的照片和电视机、计算机的屏幕,视察的结果是,不仅图像f放大)了,而且还发觉图像是由(色调点)组成的。8、放大镜的两种运用方法:方法一:(视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视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晰.)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
3、到图像大而清晰。)9、人类很早就发觉(某些透亮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R运用的透镜是用(透亮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的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依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I、苍蝇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爬行,和它的(脚的构造)有关。2、昆虫的“嗅觉”灵敏,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的,触角J就是它们的“鼻子”,辨别气味的实力比人的鼻子要灵敏得多。3、蟋蛛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4、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5、昆虫触角的形态:蟋蟀、蝗虫(丝状),蚂蚁,膝状),蝴蝶:棒状),蚕蛾(羽毛
4、状),天牛6、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在放大镜下视察发觉:发眼是由(很多小眼)组成。7、蝇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蝇虫只有I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望见它们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但在(IO)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财虫的天敌是(草蛉)。3、放大镜下的晶体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I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族的(针等,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态(大致一样几3、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
5、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望见。4、很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晶体集合而成。5、晶体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白糖、食盐、碱面的晶体是(立方体),味精的晶体是(柱状体)。6、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削减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两种。7、晶体般是I固体:形体,但并不是全部透亮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八松香)、琥珀)、(珍宝)就不是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1、在17世纪,人们发觉把两个(凸透僮)组合起来明显.地提高r放大实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僮)把另外一个(凸透饯)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
6、了很多。2、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隆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人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觉了病毒)和(大肠杆菌)。3、简易显微镜的制作过程:A、(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焦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B、1用能筒和胶带把两个透僮固定下来.)4、放大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十几)倍,光学显微镜最大能放大(1500)倍,电子显微镜能放大(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放大(3亿)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镇倍数)(物镜倍数)。5、一般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是(
7、两块都是凸透镜兀6、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诞生在I荷兰),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觉(微生物).他用这架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显微镜第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淌)5、用显微镣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A.目镜PB.调节旋钮一C.物镜PD.簌物台aE.反光镇“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更合显微镜,视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觉它们看上去像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从而第一个发觉/(细胞)。2,在显微镜卜.视察的物体必需制成(玻片标本),而且要求(薄)而(透亮),才能在显微镜下视察到它的精细结构。3、制作洋葱表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基础知识 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