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docx
《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充分发挥我市中医药特色优势,全方位推进中医药种植、生产加工、贸易服务、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转型和振兴发展,全面实施政策机制协同、监管方式科学、服务模式创新、产业发展与群众健康相互促进的中医药综合改革措施,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努力争当全省中医药发展的先行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目标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治理高效、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培育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名院、名医、名科,中药名企、名药;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打造4个以上产值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
2、1-2家规模超10亿元企业;全市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二、重点任务(一)中药材种植。1.提升中药材质量。(1)编制和推行中药材县域种植推荐目录,出台中药材种植指引,引导调控中药材合理种植,指导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等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2)加大对合作社等种植大户的指导培训力度,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人员超300人。(3)引导和支持滁菊、百蕊草、葛根等道地中药材品种种植。中药材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十大地药示范基地标准建设,积极争创十大地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3个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6-7个十大地药产业示范基地。(4)
3、认定为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十大地药产业示范基地的,对其基地建设方面的银行贷款,积极争取省级专项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对基地运营贷款予以贴息,具体标准由所在县(市、区)确定。符合基金投资条件的基地,积极争取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予以支持。(5)指导组建市中药材(中医药)协会(商会),引导行业自律。(6)将中药重点品种的质量溯源延伸至中药材种植环节。2 .促进药农增收。(1)将中药材种植全面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各地对保费给予补助。(2)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加强中药材市场形势研判,定期发布中药材种植信息,引导社会投向。(3)创建8-10个以中药材为重点产业的特色乡镇。3 .保障中
4、药材种质种源品质。(1)加强优质种苗选育,培育1家以上中药材种苗示范企业。围绕艾草、葛根、滁菊、美实、百蕊草等道地和重点品种,支持优质种质种源选育、推广,支持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态种植基地,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提高。(2)加强中药材种苗销售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4 .推广应用中药材种植技术。(1)加强地产、大宗、道地药材先进种植、采收技术研究,每年遴选公布一批先进种植、采收技术,加强推广应用。(2)引导农户通过合作社、流转等形式集中连片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支持中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中药材种植基地。(二)中药生产加工。5 .做大产业规模。(1)全面梳理中医药龙头企业清
5、单,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商协会作用,精准定向双招双引。(2)充分发挥市八大产业链母基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中药龙头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3)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支持培育中医药专精特新企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争取纳入省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范围。(4)鼓励企业升规入统和做大做强,落实市工业强市相关政策。(5)引导龙头企业组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集团,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6)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品种,实施一品一策定向精准培育,从工艺改进、质量标准提升、临床再评价、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品牌营销等方面重点扶持。6 .
6、做长产业链条。(1)提升滁菊十大地药品牌知名度,大力开发滁菊四品,引导滁菊种植加工重点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全面提升滁菊产业化水平。(2)支持发展艾草、葛根、杜仲、百蕊草等中药材产业,推进产学研结合,重点打造艾草种植加工产业链,开发葛根饮品、滁菊药用茶等药食同源的养生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3)鼓励龙头企业跨省收购中成药生产企业,做大做强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研发生产以单方、验方、医院制剂等为基础的中药新药产品。开发单味小包装、超微饮片、配方颗粒饮片、定量压制饮片、直接口服饮片等产品。(4)支持中药材等加工共享车间试点,促进中医药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共享车间建设银行贷款,积极争
7、取省级专项政策支持。(5)鼓励发展特色中药制剂,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落实备案管理。(6)中药提取的涉醇工艺,不视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7 .优化产业布局。依托琅珊区、南谯区、来安县、定远县、明光市、全椒县等县(市、区),以打造地东药乡为目标,重点推进滁菊、艾草、葛根等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南谯区、琅珊区两大中药材加工区,发展壮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生产领域,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中药产业集聚区,实现全市中医药产业提质扩量增效。(三)中药贸易服务。8 .升级流通服务设施。(1)支持各县(市、区)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集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促进 中医药 振兴 发展 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