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善用法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3 善用法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善用法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3善用法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160780012179300第二单元笫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探究福建易铉松见义勇为、公交车女孩智斗小偷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2 .通过思考小明母子与辅导机构维权的情境故事,引导学生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提高依法保护自己、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3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权的方式途径,学会依法维权,知道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明白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在见义勇为的同时做到见义智为教学重点:掌握依法维护自身
2、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会依法求助教学难点:提高依法维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敢于并善于维护合法权益,做到知行合一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组织“思辨课堂课前准备1.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本校学生维护合法权益的经历,整理案例,分析数据环节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天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来共同观看一则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一说,视频中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播放视频-法治中国纪录片节选】生:“最重要的法律是刻在公民的心里“(没有说明理由)师:法律首先要内化于心。但是要实现法治社会,仅仅内化于心是不够的,还要让法律观念外化于行。师:课前,我们在咱们学校的八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这是本次调
3、查的结果,大家观察一下这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出我校学生维权的哪些信息?学生答出图表呈现的基本信息。老师总结:可以看出,我校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维权知识也比较缺乏,所以学习今夭这一课,对我们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意图:1 .视频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本课的主题2.问卷信息的反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本节课的现实意义环节二:设置情境,以案说法让我们进入今天第一个框题:遇到侵害依法求助。一起来看看第一个案例。【学生阅读”以案说法的案件过程,只播放到“但培训机构以学校有权更换老师、课程培训时间过半不退的理由拒绝退款”,提问】师:大家觉得这时的
4、小明会怎么做?生1:报警生2:找律师、打官司师:那么我么来看看小明是怎么做的【继续呈现以案说法的后半段,让学生看到小明的第一选择是“协商“。】组织讨论:假设你是小明的朋友,请和同学一起,为他设计一份维权方案。学生开始小组活动,任务要求:(D小组合作设计,每组安排一名记录员,将设计方案写在展示卡上,并将展示卡贴在前方黑板上。(2)择优挑选3个小组,由发言人上台解释方案设计的理由。随机挑选3个小组上台展示。老师引导:刚才这些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到可以向律师求助、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这些我们可以统称为法律服务机构,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可以找到的法律服务机构有: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李沧区公证处、律师事务所、
5、法律服务所等,那他们各自的职责又是什么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四名学生扮演法律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各自职责。师:非常感谢四位同学的介绍!下面我们来判断一下,如果小明又遇到了这样三种问题,他应该去找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求助呢?【出示“以案说法的三张文字图片】生:第一种情况可以求助法律服务站、律师事务所;第二种情况可以求助法律援助中心;笫三种情况应该求助于公证处。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如果生活中碰到类似小明遇到的侵权行为,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刚才大家所说的这些举报、起诉的方式,我们统称为国家的法律救济。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法律问题,可以向公检法提出控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善用法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善用 法律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