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困难堵点及意见建议.docx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困难堵点及意见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困难堵点及意见建议.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的困难堵点及意见建议一、困难堵点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受地形地势影响,福建省地处东南丘陵,龙文区位于漳州大平原,以龙文区现阶段唯一的乡镇郭坑镇为例,虽地势较低,但耕地仍存在小而分散的特点,土地流转成本高,小农模式明显,多为人力耕作,机械化程度不高,较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截止2023年底,在册的农民合作社有85家,主要涉及花卉苗木、果蔬、食用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五大类,但评定区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只有8家。全区尚未出现较大型的联合社,这与省内外一些地方正推进整村、整乡甚至整县(区)联合社发展的势头差距较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40.3%O二
2、是合作社空壳化泛滥,监管帮扶难。合作社登记注册由当地市场监督部门负责,农业部门主要承担合作社发展指导和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但在实际操作中,合作社登记注册只需凑上5个以上社员,带上相关材料到工商窗口即可完成注册,不需通过农业部门备案,针对许多空壳合作社农业部门缺失相应的监管手段,导致农业部门难以及时介入对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和行业规范,工作常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致富带头牵引性、辐射性作用不强。辖区涉农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多为家庭农场,缺少龙头企业和致富带头人,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系不紧密,农户单打独斗,参与度不足,种植缺乏统筹规划,分布零散,未统一生产
3、标准,较难形成富有特色的本地品牌产品,更难以带动区域发展。二、意见建议一是打破村域限制,谋共同发展。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积极打通各村(社区)界限,整合利用乡镇(街道)资源,实现“跨村联建”,引导各村(社区)优势互补,加深机械农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用地利用率。二是完善扶持政策,依法清退空壳社。从社会公平、营造平等竞争环境的角度出发,改进政府财政扶持项目的申请条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小微企业扶持政策,逐步弱化政府按照市场主体的组织属性进行扶持的方式,取消一些财政扶持项目规定实施主体必须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从源头消除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机行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清退方案,防止采取过激行为,避免使用大规模、疾风躲雨式的清理整顿方式,努力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环境,实现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素质的发展目标。三是扶持龙头企业,立特色品牌。精准利用各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培育辖区有潜力的农业企业,树立特色品牌,因地制宜打造农业产业园、研学基地等,形成完整产业链,并通过微、电商平台促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善 联农带 农机 促进 农民 增收 存在 困难 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