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含答案).docx
《第4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4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含答案)4.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班级:姓名:一、课内阅读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 .把古诗补充完整。2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两种景物中可以看出来。3 .理解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斜的字面意思是“歪斜,不正二但结合生活实际可知,它在诗句中指山间小路O诗句中“生”的意思是(),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开腾的样子。A.产生,生出B.具有生命力的C.生长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 .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诗人的所见所想
2、。5 .借助注释,我知道“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诗中主要描写了、等。6 .品读前两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7 .下面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古诗前两句中的一“送”一“动”,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溢、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8 .后两句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片,孩子的天真幸福烘托出诗人此时的愉悦之情。C.诗中的“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凛逼人之感,更有诗人漂泊天涯心神凄凉孤独的意思。D.动词“挑字用得很精妙,它生动地表现出儿童们屏息观察、精挑细翻,以及发现蟋蟀时的惊喜兴
3、奋之情。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整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9 .补充诗句。10 赠刘景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11 .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11 .前两句诗写景,抓住和“两种景象,描绘出深秋时节的萧瑟。和“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12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二、课外阅读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道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注释】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竹坞(wi):丛竹掩映的船坞。水槛(ji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
4、氏亭。迢(tido)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13 .对诗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作者夜宿在骆氏亭所写的。B.崔雍、崔衮是作者的亲人。C.诗人在骆氏亭送别亲人。14 .借助注释并联系诗句,“重城”中的“重”的正确读音是()A.Ch6ngB.Zhng15 .诗中的“水槛”指的是()A.骆氏亭B.水边的栏杆C.水边的走廊16 .“竹坞无尘水槛清”中哪两个词写出了骆氏亭清幽雅洁的特点?()A.“竹坞”和“无尘”B.“无尘和“清”C.“竹坞”和清”17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延伸阅读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注】荆溪:
5、水名。元:本来,原来。空翠:指山间青色的湿润的雾气。18 .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诗句“一可以看出。19 .山路上原本是没有下雨的,为何人们的衣服却湿了呢?().因为走在小溪边,被溅湿了衣裳。B.因为行走在山中,山间的雾气沾湿了衣裳。C.因为快要下雨了。20.作者在山中看到了、等景物,感受到了参考答案:1 .石径机林2.唐杜牧秋天寒山霜叶3.弯弯曲曲A【解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书写时注意“径”“枫的正确写法。2 .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结合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二抓住关键词寒山可知是深秋时候的山。因此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结合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J中的霜叶一词也能看
6、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3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结合所给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可知意思是:山石小路远上山籁弯弯又斜斜,“斜”在诗句中指山间小路弯弯曲曲。(2)结合所给诗句:白云生处有人家。可知意思是: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诗句中“生”的意思是产生,生出。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的样子。故选A。4 .秋天5.写梧叶秋风儿童6.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7.B【分析】4.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二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
7、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5 .本题考查字词以及古诗内容的概括。“夜书所见”的意思是夜里书写自己所见到的景致。“书”的意思是写。诗中主要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等事物。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一一无忧无虑,来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古诗 阅读 理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