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十四五”油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十四五”油料产业发展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聊城市“十四五”油料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结合目前我市油料产业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以推进我市油料产业良性快速发展。一、产业发展现状聊城市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花生和大豆(榨油)。全市油料种植面积、产量在全省占比偏低。2019年聊城市油料作物(不包括大豆)种植面积12.76万亩,总产4.02万吨,分别占全省油料作物面积和总产的1.25%和1.39%。虽然比例偏低,但由于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油料作物生产种植,我市的油料产业在全省油料产业中有较大潜力。2019年,花生种植I1.47万亩,总产3.74万吨。大豆种植9.35万亩,总产1.68万吨。目前,我市油料生产转型
2、升级已初见成效,高产栽培取得新突破,小麦-大豆一年两熟、玉米-大豆间作、玉米-花生间作、带状轮作、有机肥+菌肥等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加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大多种植在林地、河堤沙土地贫瘠地及道路两侧林带树下等,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没有形成规模,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产量低而不稳。二是机械化水平低,由于种植面积分散、零星,不利于播种机械、收获机械等应用,大多靠人工种植收获,影响种植效益。三是是种植水平较低,农机农艺融合度较低,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难度大,应用效果不够理想。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3、,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分实油料生产能力基础,推进油料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油料产业现代化步伐。积极与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全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全面提升油料产业的生产供给能力、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我市油料产业振兴步伐。(二)基本原则坚持提质导向,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推广提质增效关键增产技术:坚持绿色发展,注重优质专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保育;坚持轻简高效,着力推进油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坚持三产融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强化油料三产融合发展;坚持质量安全,加强生产、贮存、流通和使用全过程
4、的质量监控,建立溯源体系,确保油料产品质量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发展目标显著增强油料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的稳定提高。到2025年,实现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3.48万亩、总产4.93万吨。其中花生面积13.19万亩、总产4.60万吨,大豆面积稳定在9.40万亩左右,产量达1.80万吨左右。花生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夏大豆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油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按照省厅要求,增加油料高标准生产基地面积,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健全配套设施,促进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大研发加工新产品力度,显著提升三产融合成效。建立健全油料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5、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稳定。三、重点工程(一)抓好提质增效建设工程,提升油料综合生产力。稳定增加油料种植面积,显著提高单产,大幅度增加总产,打好油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实施油料提质增效建设工程,重点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提升油料综合生产力。一是推广多熟种植模式。主要包括覆膜夏直播花生、夏直播大豆以及玉米花生(大豆)宽幅间作、(带状)轮作等多熟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花生、大豆种植面积。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针对我市油料作物地块普遍地力水平较差的突出特点,加大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省肥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在提高水肥利用率的基础上,改善营养供应,促进生长发育,切实提高
6、油料单产。三是推广优化群体质量栽培新技术。在培育花生、大豆适宜群体的基础上,促进果(荚)多果(粒)饱,提高经济系数,充分挖掘花生、大豆高产潜力。(二)抓好机械化生产建设工程,提高油料生产效率。着力推进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尽快提高我市油料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实现节本增效。至2025年,全市花生综合机械化率达至90%以上,夏大豆达到95%以上。实施油料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设工程,在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机具的基础上,培养出大量能够熟练掌握农机农艺技术的合格职业农民,加快实施油料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切实提高我市油料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一是配套油料全程生产机具。配套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播种、植保和收
7、获等机具,提高机具质量性能和适用性。二是培养职业农民。培行壮大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农机农艺技术的合格职业农民,为实施油料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供物质和人才支撑。三是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开展深松整地、机播机收、统防统治等油料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典型引路,由点及面,尽快提高我市油料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三)抓好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促进油料高质量发展。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为创建油料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样板打好基础。实施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创建油料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样板。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田间道路、
8、田块长宽与平整度进行宜机化改造,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强耕地质量和农田灌排渠系建设,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二是培肥地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菌肥”,不断提升土壤地力,促进油料种植可持续发展。三是推广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技术,创建油料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样板。在高唐、冠县、莘县等地建设夏花生高标准生产基地,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在阳谷、冠县、东阿等地建设夏大豆高标准生产基地,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四)抓好三产融合建设工程,提高油料产业综合效益。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花生、大豆精深加工,促进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围绕农村三产融合,构建乡村油料产业体系,以功能食品开
9、发为重点,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实施三产融合建设工程,大幅度提高油料产业综合效益。建设优质原料生产基地,重点建设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良种繁育和原料生产基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专用原料,推动我市油料产业转型升级。(五)抓好溯源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油料质量安全。建立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种植、加工、流通以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中,能够被顺向追踪或者逆向回溯,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施溯源体系建设工程,确保油料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推进绿色生产。加强农药管理,防治重金属污染,推进油料绿色生产,有效防控各种污
10、染。二是建设安全标准体系。建立油料(大豆)作物种植、收购、运愉、加工、贮藏等环节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加强主产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质量检测和控制,防止黄曲霉毒素、农药、重金属等污染。三是建立健全溯源系统。建立有赖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主要包含二维码生成系统、二维码内容编辑系统、扫码出入库系统、经销商管理系统、批次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等。二、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县(市、区)结合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工作方案,将油料作物生产任务指标分解细化到乡(镇),落实到地块,层层压实责任,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完善油料作物生产集中区基础设施
11、建设管护机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主体,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设施管护,确保长期稳定发挥作用。(二)加大政策扶持。出台有利于油料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将油料纳入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点支持范围。支持建设油料生产保护区,鼓励整合资金用保护区建设,优先在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省厅要求,实施油料示范基地建设补助项目,增加油料专用农机具补贴。逐步扩大油料生产农业保险范围,降低农民种植风险。鼓励各县(市、区)按规定将油料生产所需机械产品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支持范围。(三)增加资金投入。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加大政府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油料基地建设、高产创建和品牌培育等。创新油料生产加工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油料产业发展,加大对油料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融资能力。(四)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开展节本增效等实用技术推广,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技术标准,提高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水平。充分借助现代信息传输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运用遥感等数字技术手段,加强任务目标落实情况的监测评估。(五)强化技术服务。建立市、县联合专家指导队伍,在油料作物生产关键时节围绕绿色生产技术、生产机械化及高产优质品种推广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努力提高农民油料作物种植水平,促进粮油作物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