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宏道书院—关学重镇 革命熔炉.docx
《走进宏道书院—关学重镇 革命熔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宏道书院—关学重镇 革命熔炉.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走进宏道书院一关学重镇革命熔炉明成化三原县志称“天地冲和之气,萃于西北,而关中为盛,三原极为关中甲邑”。被冠以关中甲邑的陕西省三原县有着丰满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中最有名的书院是始建于明代的宏道书院。宏道书院位于三原县北城中学西侧,现存一栋有近百年历史的教学楼和10多方碑刻,院内设有宏道书院文管所,负责书院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名臣父子接力办学宏道书院创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是“弘治中兴名臣”王恕致仕后支持其子王承裕创建的。弘治六年(1493年),王恕之子王承裕中进士。不久,王承裕陪同父亲返回故里。王恕为官、为学皆为当世楷模,未请教的士子众多。最初,这些人借用一间僧舍起居,题曰“学道书堂”。王
2、承裕在“学道书堂”后建房一间,名曰“宏道书屋”。弘治八年(1495年),王承裕任职兵部,后因病返乡。为更好地讲学传道,王承裕在永清坊普照寺废院的基础上建起书院,取名“弘道书院”(清乾隆年间为避清高宗名讳,改为“宏道”),旨在弘扬为学、为人、为官之道。据明代陕西提学王云凤宏道书院记记载,宏道书院规模宏阔,南北长150米,东西宽40米。书院门楼题“仰高”二字,门铭:“门启何向,终南百里。来从来游,高山仰止。”第二道门题“恭敬”,门铭:“礼云笃恭,语云笃敬。出入翼翼,庶几作圣。”中院之门题“中立”,门铭:“君子之教,中道而立。惟彼能者,可以企及。”正面为宏道堂,堂东为庖厨,堂西为库房。宏道堂后为考经
3、堂,王恕将多年珍藏的5000多册典籍捐赠给书院考经堂,以供学子博览。再后为春光亭,亭子东侧为清风轩,西侧为明月庵。亭轩周围遍种牡丹、菊、梅等花卉,以陶冶学子性情。东西两院各建校舍11间,东曰“逊志,西曰省身”,为学生休息之地。后院东北角为清峪草堂,草堂门额题“卧云”。西北角为嵯峨山房,山房门额题“卧雪”。王承裕仿照朱塞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为宏道书院立学规20条,对学生的起居、学习、就餐、游艺都做了严格规定。他教导诸生,要明白“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等为学之道,要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上下真功夫。王恕对新建的书院充满期待,他在宏道书院箴中写道:”维兹书院,实萃群英。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宏道书院关学重镇 革命熔炉 走进 书院 重镇 革命 熔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