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docx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1.)是罕见类型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范围局限于脑实质、脊髓、软脑膜和眼.95%以上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PCNS1.归类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独特亚型,居于免疫豁免部位的大B细胞淋巴瘤.PCNS1.是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预后最差的类型.PCNS1.的诊断和治疗已有一些共识、指南,包括欧洲神经肿瘤学会(EANO)(2023年)及英国血液学学会(BSH)(2019年)发布的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脂南将PCNS1.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肿施的一部分定期更
2、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将PCNS1.作为淋巴瘤指南的一部分制定和发布.2022年发表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的中国专家循证共识(英文版时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临床问题进行了循证推荐.由于PCNS1.临床罕见,对该疾病的认识尚未统一,诊治有待进一步规范.为加强我国临床医师对PCNS1.的认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指南及共识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制定本共识。1概述PCNS1.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仅累及脑实质、脊髓、软脑膜或眼,而无全身性淋巴症的证据.年发病率为(04
3、0.5)/10万,占新诊断脑肿瘤的3%4%、结外淋巴瘤的4%6%。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中位发病年龄65岁.PCNS1.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思新研究认为B细胞受体(BCR)和To1.1.样受体(T1.R)信号通路,以及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是其关健的发病机制.先天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PCNS1.的发病率远高于免疫正常者.PCNS1.的神经功能和体能状态恶化通常较快,临床症状亦缺乏特异性,早期快速诊断一般比较困难,然而PCNS1.高侵袭、病程进展较快且预后差,因此早期快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2临床表现PCNS1.病程大多在半年内,主要症状和体征因神经系统受累区域而异,但系
4、统性淋巴瘤的常见B组症状(发热、盗汗和体质更减轻)在PCNS1.中罕见.脑部受累症状(占30%50%):主要表现为头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肌力下降、感觉变化、意识水平下降、共济失调)、神经精神和行为变化(抑郁、人格改变、淡漠、思维迟钝、冲动行为、幻觉)、颅内压升高、癫痛发作等。软脑膜受累症状(占10%25%):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背部僵硬等.眼受累症状(占10%20%):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飞蚊症等.脊髓受累症状(1%):通常表现为亚急性脊髓病、脊柱疼痛、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等.3检查3.1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可显示颅内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有助于PCNS1.的诊断
5、、鉴别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PCNS1.的CT表现:多呈稍高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团块状或类圆形,增强检直呈团块状或握拳”样均匀性强化.增强CT通常作为无法行增强磁共振成像(MR1.)检查的替代选择。PCNS1.的PET-CT表现:PET-CT对PCNS1.病变很敏感,有助于确定肿施的范围,在初次诊断和疑I以复发时可作为诊断和分期的方法之一.病灶呈显著高摄取,当最大标准摄取三(SUVmaX)15时,有助于PCNS1.诊断.PET-CT在PCNS1.疗效监测中的地位尚无定论,PCNS1.的MRI表现:平扫T1.WI多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rT2WI多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内部有坏死时T2WI为高信号
6、;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坏死时可强化不均。PCNS1.的增强MR1.表现因患者的免疫状态而异.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增强扫描常表现为“拳头“切口”或有角“征,而大多数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环形强化.增强MRI是PCNS1.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优选检直.功能MRI表现犷散力哝成像DWI底现呈稍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降低。灌注力取成像(PWI)表现为肿瘤新生血管少,PCNS1.灌注相对低于其他颅恶性I中痛.核磁共振波谱(MRS)表现:瘤细胞致密导致Cho峰升高,部分淋巴瘤可出现具有特征性的1.ip峰。3.2 病理学检查约95%PCNS1.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少数为伯基特淋巴瘤
7、、淋巴母细胞淋巴施、边缘区淋巴瘤或T细胞淋巴施.PCNS1.为典型血管中心性生长模式,表达成熟B细胞的免疫标志,包括PAX5、CD19,CD20、CD22、CD79a.S1.gM/IgD等,具有轻链限制性表达的特点.CD20阳性、CD3阴性是其典型免疫表型.bc1.-2,bc1.-6和IRF4MUM1.阳性表达率高。CD1.O多数情况阴性若患者CD1.O阳性应重点排查系统性淋巴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因糖皮质激素对PCNS1.诊断膨响大,若病情允许,在取得病理组织前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3.3 脑脊液检查PCNS1.患者脑脊液检直时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常明显增高.对于仅脑膜受累或穿刺组织不足以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发性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专家 共识 2024 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