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目录管理指南.docx
《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目录管理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目录管理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目录管理指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8)8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7号)等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规范管理,促进医疗机构科学合理配备药品,在2019年印发的XX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形成XX省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目录管理指南。一、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是医疗
2、机构药事管理的专业决策组织,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不少于两次,会议内容应当根据有关政策和合理用药管理需求及时讨论调整优化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相关内容,并形成会议纪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儿童用药、中药饮片、短缺药品管理等工作组,对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儿童用药、中药饮片目录的遴选、调整,以及短缺药品替代使用等工作提出建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应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由牵头单位组建统一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已聘任总药师的,由总药师团队负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与日
3、常管理工作。二、组建药品目录遴选专家库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组建药品目录遴选专家库(以下简称“遴选专家库”),负责在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品种遴选过程中出具专业意见,参与投票等具体事宜。遴选专家库成员原则上由长期在医疗一线工作的临床和药学等各专业医务人员组成。基层医疗机构可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直接负责药品目录遴选工作。三、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原则医疗机构药品目录是指本机构临床配备使用的全部西药和中成药、中药饮片目录。目录内容含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等基本信息。各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药品目录管理制度,依据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合理用药原则和本机构疾病治疗
4、特点,对目录内药品进行周期性调整。各医疗机构每年对药品目录至少开展一次综合评估,不断优化用药结构,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应予以公开,公开形式由各医疗机构自行决定。(一)药品配备原则。各医疗机构要按照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用药模式,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应当经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充分评估论证,优先选择国家和省组织集中采购中选品种及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特别是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对群众合理用药需求的非中选药品,医疗机构应予以保障,不宜一刀切”停供非中选药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根据XX省紧密型县域医共
5、体内药品配备使用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执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药学服务、统一基本药物管理等“七统一”。加强上下用药衔接,进一步适应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医疗机构应优先保障儿童、孕产妇、老年、罕见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求。(二)药品品规要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的品规数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等同一给药途径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人群、疾病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儿童用药(仅限于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应证和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进一步拓宽儿童用药范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国家和省
6、组织集中采购中选品种不受品规限制。(三)鼓励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探索构建多中心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要组织建立市级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基地并报省卫生健康委,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使用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开展综合评价或快速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应互认评价结果。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基地要充分利用药品使用监测数据,根据实际需要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等维度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或快速评价,加强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作为本辖区及本单位药品目录遴选、调整的重要依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联体牵头医院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或快速评价结果应在医共体、医联体内互认。
7、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在药品采购、临床使用中有不符合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结果的,应提出书面理由,并报本单位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同意。四、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调整医疗机构药品目录调整包含药品引进、药品调出、药品信息变更等三方面内容,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制定本机构药品目录调整流程,附件1、附件2的流程供参考使用。(一)药品引进药品引进是指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增加本机构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引进药品为临床必需、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药品目录内没有同类可替代药品或与药品目录内药品相比有一定优势的品种。医疗机构要建立规范的药品引进制度,确保工作流程公开、公正、透明、可监督。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 药品 配备 目录 管理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