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01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XX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本细则所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是指将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用以诊断或者治疗疾病的过程。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
2、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第四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的医疗技术,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临床应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涉及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要求。第五条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施分类管理,分别为禁止类医疗技术、限制类医疗技术和其他医疗技术。第六条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服务应当与其技术能力相适应。第七条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全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
3、作。各市、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照职责负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各级医疗质量控制组织的作用,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及技术评估等工作。鼓励卫生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等相关工作。第二章医疗技术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第九条医疗技术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禁止应用于临床(以下简称禁止类技术):(一)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一)存在重大伦理问题;(三)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四)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或者委托专业组织制定发布禁止类医疗技术目录,该类技术禁止在临床进行
4、应用。第十条禁止类技术目录以外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为需要重点加强管理的医疗技术(以下简称限制类技术),严格进行管理:(一)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专业要求,需要设置限定条件的;(二)需要消耗稀缺资源的;(三)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四)存在不合理临床应用,需要重点管理的。第十一条XX省限制类技术目录包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限制类技术和省卫生健康委确定限制类技术。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限制类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或者委托专业组织制定发布,并根据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省卫生健康委结合全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际情况,在国家限制类技术的基础上适
5、时增补确定部分技术作为省级限制类技术,制定并发布相关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并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备案。第十二条限制类医疗技术实施备案管理。医疗机构拟开展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的,应当按照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自我评估,符合条件的可以开展临床应用,并于开展首例临床应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备案表;(二)本机构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自我评估材料(对应有关技术管理规范列明医疗机构具备的条件和评估结果);(三)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专门组织和伦理委员会论证材料;(四)技术负责人(限于在本机
6、构注册的执业医师)资质证明材料;(五)首例临床应用病例信息。备案部门应当自收到完整备案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并在该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予以注明,同时将备案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技术的技术名称、完成备案时间等信息录入“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系统”中“备注三”一栏。已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行政审批部门核发的,备案部门指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审批部门的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第十三条未纳入禁止类医疗技术、限制类医疗技术的医疗技术作为其他类医疗技术,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功能、任务、技术能力等自行决定开展临床应用,并实施自我严格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拟开展存
7、在重大伦理风险的医疗技术,应当提请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议,必要时可以咨询省级和国家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未经本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医疗技术,特别是限制类医疗技术,不得应用于临床。第三章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主体责任第十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全面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第十六条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当下设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由医务、质量管理、药学、护理、院感、设备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临床、管理、伦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该专门组织的负责人由医疗机构主要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技术 临床 应用 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