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食品安全规范提升实施方案.docx
《街道食品安全规范提升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食品安全规范提升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街道食品安全规范提升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十八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确定的2023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切实保障我街道食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属地管理、部门呼应、综合整治、疏堵结合、规范提升”原则,通过集中整治和规范引导,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规定,严查“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翻新销售和假冒侵权等行为。开展农村中小学食堂、食品小作坊、小餐饮、流动厨房(农村聚餐)和食品摊点综合治理,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明确农村集市管理主体,落实食品安全责任,落实食品摊点备案职责,推动建立农村食品配送体系。切实提升
2、“三小”行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提升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水平。二、工作安排(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6日至3月31日)成立街道食品安全提升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及配档表。各村(居)、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抽调专门人员,成立相应的工作组,明确职责,召开食品安全规范提升动员部署会,通过会议、村内广播等大力宣传食品安全规范提升的有关要求和目标。开展食品安全规范提升工作组及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I,使食品规范提升行动深入人心。(责任部门:街道食安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中队)(二)排查摸底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充分发挥街道协管员、信息
3、员和市场监督管理所人员的作用,组织大员对辖区内农村中小学食堂、食品经营店和小作坊、小餐饮、流动厨房(农村聚餐)和食品摊点等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排查,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摸清业户底数,证照是否齐全,进货台账是否完整,是否有经营“三无”食品的现象,排查辖区内是否有“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生产行为,确保底数清、对象明。(责任部门:街道食安办、经委、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中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所)(S)分类指导阶段(5月1日至6月30日)根据排查摸底情况,制定整治细化方案,督促辖区内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经营主体落实整改要求、办理相关证照或备案。市场监管部门对各类业户进行分类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街道 食品安全 规范 提升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