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前n和教学设计.docx
《等比数列的前n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比数列的前n和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四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大赛效案设计课题:等比数列前几项和(第一课时)执数人:谢业建单位:安徽无为襄安中学课题: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并能用之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对学生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等价转化思想。2过程与方法H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公式探求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渗透如上所说的多种数学思想。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品质。二教学重点:等比数列项前”和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
2、用.三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项和公式的推导。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索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I.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2)等比数列的项之间有何特点?说明:如此设计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等比数列各项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多乘以夕,从而为“错位相减法”求等比数列前“和埋下伏笔。2)问题情境,引出课题:从前,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容许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天多一万:但借钱第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
3、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但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请在座的同学思考一下,帮穷人出个主意.注:师生.合作分别给出两个和式:S*=1.+2+3+30(DTmi=1+2+22+2j+-+2m+229学生会求,对学生知道是等比数列项前”和的问题但却感到不会解!问1:能不能用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去求?(不行)问2:怎么办?(用追问的方式引出课题)2.师生互动,新课探究:问题1.1.如何求和:0=1+2+22+2-,+2s,+229注:(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观察、思考)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师做必要启发:1)等式右边各项有什么特点?(等比数列30项和)2)公比是多少?
4、(2)即:从第二项起每项比前项多乘以2.3)因此,如果两边(教师语速放慢,看学生反响状况,再往下提示:把等式两边同乘以公比2)从而有:io=1+2+2j+2,+-2s+2n师:如何求心?(此处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的时间,师不忙给出结论,让他们自己得出求解的方法:作差)注:学生解出心,并与SJo比拟(到底能不能向富人借钱)。这种求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此处先不忙介绍“错位相减法”的要点,只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后面还有应用.表达从特殊到一般、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的新教材理念。问题2如何求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工:Sn=q+闻+4+。闯T注:学生已有上面问题的处理经验,肯定有不少学生会想到“错位相减法”,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比数列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