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1)(3).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党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促进常态引导抓实党员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有关要求,*市充分结合地域优势,发挥文化特色,狠抓常态管理,有力、有序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有效发挥党员教育阵地作用。一是守好“现场阵地”。发挥*党建敖鲁古雅教学点阵地作用,充分融合*市独特的森工文化和生态环境,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市法院、市消防大队、中石油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别结合领域特点开展了以学习、培训、讲党课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136批次,受教育4713人。6月29日,呼伦贝尔市委编办党支部和*市委编办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守护生态屏障、建功美丽家乡”为主题的党日
2、活动。二是搭建“网络阵地”o依托北疆先锋党建直通车、广电网络冷极先锋版块,打通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新渠道。发挥组工视线“1+9互联网远程教育快捷、可视的特点,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便利。目前,全市各领域、各部门利用组工视线召开会议参会21场次,参会1900余人。三是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通过学习强国APP、政务网党建版块等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党课开讲啦榜样等系列节目,保证党员学习教育不掉线、不断档。切实提升党员教育教材质量。一是全面落实呼伦贝尔市“百场党课下基层活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建立了由党组织书记、党校讲师、卫健系统、公安民警等各领域40人组成的市本级师资库,精心挑
3、选课题15个。二是动态化管理授课内容,丰富党员教育授课形式,突出我市资源优势,对芍药种植、发挥冷资源进行重点讲授,经过层层筛选,我市3名讲师入选呼伦贝尔市草原先锋讲师库。三是为突出地域特色,传承民族文化,选派2名专业人员深入敖鲁古雅使鹿部落进行录制,形成了党的光辉照耀下的敖鲁古雅微党课。拍摄的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市历史文化为主题,展现了林区人民从箪路蓝缕开发林区、齐心协力建设林区、生态立市保护林区的艰辛历程。全面规范党员教育日常管理。一是建立责任制度。明确抓党员教育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年初计划、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机制,将日常监督考核情况作为基层党建工
4、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考勤制度。明确党员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学时要求和计算方式,实行签到、记录、统计一体的管理模式,着力打造支部落实、党(工)委督促、组织部督办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三是建立考评制度。实行党员学习培训目标责任制,严肃培训纪律,设立学习培训考勤簿,定期对党员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学习成果进行检查。通过集中测试,检验学习成果。将先进评比、岗位安排与学习培训成果紧密结合,对学习积极、工作实绩突出的党员,在年度评先中优先评定。为党员学习教育插上“智慧翅膀”为着力破解党员学习教育方法单一、内容单调、参与度低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市依托“互联网+”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科技化、便
5、民化、智慧化,搭建党员教育学习新平台,助推党员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工作提“智”增效。“科技化”促党员教育“不断档”。*市运用“智慧党建云”平台和党员管理深度融合,将全市党员信息纳入平台统一管理,信息实时监控,建立更新全市党员学习教育“数据库”,通过“*基层党建”平台,实现了党员岗位练兵全员纳入,“*基层党建最高阅读量突破1万+,关注人数突破13万+。学习实时在线。整合网络平台数据资源,创新党员学习的模式,开创“岗位大练兵”,丰富学习版块,统筹行业部门学习重点,按照“急用先学”要求,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作出合理安排,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推行“点菜式”自主
6、学习,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随时可看,随时可读,随时可享“,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拓展性、多样性,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指尖学习”。跟踪考核管理。精心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立足实际深入开展大学习、大测试、大考核等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党史知识测试、党风廉政建设纪法同行测试、国防教育知识测试、应急管理知识测试、保密知识测试、组工知识测试等通用知识测试,在全市开展线上考试,全市7万余党员干部职工采取线上考等多种方式测试考试,推动以考促干。“惠民化”促服务群众“不冷场”。*市建立“365。有服务”信息平台,依托市内高校和29家单位组建8个社会治理基本技能培训组,建立了由198名骨干组成
7、的培训“师资库”、208个专业“课题库”,专家资料“一目了然”,同步在平台上“云共享”,重点围绕生命急救知识、突发事件应对等内容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社区干部、下沉党员通过平台线上预约,线下培训,有力提升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探索“云服务+双报到”工作模式,构建“征集、接单、服务、评价、反馈”的闭合式网络平台,实现社区收集居民“微心愿”实时“派单”和居民群众自主登录云平台“下单”等方式推进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双融合”。同时,通过平台清晰记录服务时长与服务项目,实现“双报到”情况全程“云纪实”,全市153个社区发布任务27732万余个,平均发布任务120个/天;全市7.8万下沉党员已接任
8、务353188人次,累计服务群众60.12万余小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9.7万余个,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民情诉求“一呼即应”。推出“群众诉求”板块,群众可通过“365有服务”平台发送诉求,平台管理员对各类诉求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并定期更新问题处理进度及结果,实现问题可视、进度可查、实效可比,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新”载体,实现信息数据多跑路、党员群众少跑腿。“智慧化”促学习教育“不掉线”。*市创新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线上学习,党员在“掌端”即可学习最新知识,实现了随时随地学。“音乐党课”指尖分享。创新党课形式,不断探索“党课+红色电影”“党课+音乐剧”等在线直播等模式,
9、将音乐党课搬上“指尖”,从传统“面对面”授课到“面对屏”,实现“一键分享、扫码观看”,吸引党员参与,也提升了党课质量和效果,现已成为*本土广受青睐、人人想听的“网红课”。“党务讲堂”线上直播。创新举措开办“党务讲堂”,按需求、分层次、点单式地对全市党务干部开展常态化培训,同时运用“腾讯会议”、融媒APP等载体,打造了一个不打烂的知识“加油站”,扩大了培训覆盖面,实现了“党务讲堂”立体化呈现、精准化传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党务讲堂”310场次,累计培训22185人。“智慧教室”云端送学。探索将党建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打造可读、可看、可听的“数字课堂”“指尖课堂”,形成资源共享、数据互联的党员学习教育新模式。辖区竹山县与人民日报环球杂志社下属的人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依托该公司丰富的专家学者资源,建成5个智慧教室,借助5G、4K、AR等新技术应用和高品质内容传输,构建全景沉浸式学习体验新场景。目前,已开展9场专题讲座,培训基层党员干部5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