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缺陷桩的处理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缺陷桩的处理与防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事故缺陷桩的处理与防治危机处理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掌握的技能!本文针对灌注桩施工事故缺陷桩的处理与防治进行讲解,包括常用处理方法、流程,分11种情况详细讲解缺陷桩发生的原因及技术措施,感谢网友投稿。一、事故缺陷桩防治措施包括1桩位偏差;2、桩身倾斜;3、桩身缩颈;4、坍11;5、沉渣厚度超标;6、钢筋笼上浮;7、导管进水;8、卡管;9、埋管;10、断桩;11、护筒周边冒水(一)桩位偏差的原因及防治1桩位偏差的原因:(1)桩位地面放样不准。(2)桩机就位不准。2桩位偏差的防治:(1)桩位测放完毕后,应进行复测和检查,确保每根桩的位置准确无误。(2)桩机就位要认真仔细,确保桩机就位准确。1、桩
2、身倾斜的原因:(1)场地不平或场地松软。(2)桩机就位安装不平稳。(3)施工中桩机晃动较大。(4)杂填土中,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和碎石块,打桩时经常遇到地下障碍物使桩机钻头偏位。(5)施工单位管理混乱,技术力量薄弱,桩基施工前没有进行技术交底,没有按规范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没有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更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些特殊的地质也可能造成桩孔偏位.2、桩身倾斜的防治:(1)施工前场地平整压实。(2)桩机安装就位时应确保平整。(3)采用合适的操作方法,减少桩机的振动.(4)遇见地下障碍物时要放彳氐旋转速度,减少钻头的摆动。(5)加强管理措施,施工前要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
3、术交底,遇见特殊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勘察沟通解决。1、桩身缩颈的原因:(1)孔壁坍塌。(2)导管提升过快、过高。2、桩身缩颈的防治:(1)加大泥浆比重,选用优质黄泥配制的泥浆护壁。(2)控制导管提升速度,并保持导管底端始终埋入桩孔混凝土内2-6mo(四)蚂孔的原因及防治1、坍孔的原因:(1)泥浆相对密度不够,起不到可靠的护壁作用.(2)孔内水头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隔氐了静水压力.(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孑阴塌.(4)在松散砂层中钻孔时,进尺速度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转速太快;(5)用爆破处理孔内孤石、探头石时,炸药量过大,造成很大振动.2、坍?IJ的防治:(1)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
4、,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相对密度、黏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2)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大水头,或用虹吸管连接等措施。(3)严格控制冲程高度和炸药用量.(4)孔坍塌时,应先探明坍塌位置,将砂和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等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孔。(五)沉渣厚度超标的原因及防治1、沉渣厚度超标的原因:(1)孔口土回落孔底.(2)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孔壁土掉落孔底.(3)成孔后未及时灌注混凝2、沉渣厚度超标的防治:(1)及时清理孔口堆土。(2)保证二次清孔质量满足规范要求。(3)及时清孔,及时灌注混凝土.(六)钢筋笼上学的原因及防治1.钢筋笼上浮的
5、原因:(1)提升导管时将钢筋笼带起。(2)浇灌混凝土时下行速度过快,产生上;中力,造成钢筋笼上浮。2、钢筋笼上浮的防治:(1)底笼底部主筋加工成U型或1.型(2)底笼夕上对称加焊倒八卡件(3)当灌注i星凝土至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待笼底全部插入混凝土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七)导管进水的原因及防治1、导管进水的原因:(1)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虽然混凝土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设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2)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型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3)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
6、口涌入泥水。2、导管进水的防治:(1)若是第一种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水力吸泥机以及抓斗清除,不得已时将钢筋笼提出采取复钻清除。然后重新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投入足够储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浇灌.(2)若是第二、三种原因引起的,应视具体情况,若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入前均要将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若重新下导管,必须用潜水泵将管内的水抽干,才可以继续灌注混凝土。(八)卡管的原因及防治1、卡管的原因:(1)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合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内壁未清理干净或导
7、管接转处漏水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2)机械发生故障卡管或其他原因使;昆凝土在导管内停留过久,或灌注时间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导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2、卡管的防治:(1)可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动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混凝土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有混凝土拌合物落入井孔,须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合物粒料等予以清除.(2)灌注前应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并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混凝土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混凝土中参入缓凝剂,
8、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九)埋管的原因及防治1、埋管的原因: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或导管内外混凝土已经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简摩阻力过大,或因提管过猛将导管拉断.2、埋管的防治:要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8m;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动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首批混凝土惨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直是否牢固;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十)断桩的原因及防治1.断桩的原因:(1)混凝土灌注时导管提升量过大,泥浆侵入混凝土内形成夹泥混凝.(2)清孑M未将沉渣冲净即开始混凝土灌注,桩底形成松软土。(3)混凝土灌注时因故中断,桩身产生断
9、裂面.(4)灌入;昆凝土质量低劣。(5)出现堵管而未及时排除。2、断桩的防治:(1)控制导管始终在混凝土内.(2)严格按规程检查沉渣厚度,并清孔后及时灌注;昆凝土。(3)灌注前认真检杳各作业环节和岗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灌注作业连续完成。(4)力口强混凝土质量管理。(5)混凝土初凝前可采用冲刷法、沉管法等接桩法;混凝土初凝后可采用冲刷法和嵌入式接桩法.(十一)护筒周边冒水的防治在埋设护筒之前,桩位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保证护筒高出地面30cm或水面1.02.0m;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搔护筒;发现护筒周边冒水时应立
10、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二、事故缺陷桩的处理(一)事故处理原则1、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1)清楚事故性质和范围。(2)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3)参与人员意见基本一致,并确定处理方案.(4)设计人员认可签字(I2、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1)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方法可靠。(2)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3、事故处理应及时,防止留下隐患:(1)桩成孑垢,应检杳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
11、经建设单位代表签字认可后,方能灌注磅、移动钻机,防止以后提出复查等要求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2)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直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有争议问题,必须意见一致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4、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工不呈质量和后续工程的影响。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会不会损坏邻近桩等.5、选用最佳处理方案。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对处理方案要进行多方面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三)常用处理方法1、扩大承台(梁)法(1)桩位偏差过大,原设计的承台(梁)断面宽度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此时采用扩大承台(梁)来处理.(2)考虑桩基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
12、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梁)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组上雌构荷载的方法。在扩大承台(梁)断面宽度的同时,要适当加大承台(梁)的配筋。2、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对原桩位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此种方法效果好,但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3、接桩法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时,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1)开挖出接桩桩头,凿去混凝土浮浆及松散层,并凿出钢筋,清洗干净后按设计规范进行接钢筋,钢筋接好后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2)嵌入式接桩当成桩中出现混凝土停浇事故后,清除已浇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此法
13、。4、补桩法桩基承台(梁)施工前补桩,如钻孔桩距偏差过大,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可在桩与桩之间补桩。5、钻孔补强法此法适应条件是桩身混凝土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够及桩长不足,桩底沉渣过厚等事故,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1)桩身混凝土局部有离析、蜂窝时,可用钻机钻到质量缺陷下一倍桩径处,进行清洗后高压注浆。(2)桩长不足时,采用钻机钻至设计持力层标高;对桩长不足部分注浆加固。6、改变施工方法有些是因为施R顺序错误或方式工艺不当所造成的事故,处理时一方面对事故桩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改变错误的施工方法,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改变成桩施IOI页序:如桩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2)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孑械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采用套管内成桩的方法。7、修改设计(1)改变桩型。当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造成桩基事故,可采用改变桩型的方法处理,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预制桩。(2)改变桩位。灌注桩出现废桩或遇到地下管线障碍,可改变桩位方法处理。(3)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只有采取削减建筑层数或用轻质材料代替原设计材料,以减轻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