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docx
《关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平安小学冀录军在教学领域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什么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人们对此相识并不一样。这实质上是一个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教学质量观是教化思想观念的核心问题。我们要通过教化思想观念大探讨树立起符合教化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教学质量观。1 .既要重视教的质量,更要重视学的质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加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获得发展的过程。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指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得学问、发觉学问,主动地得到发展。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教主要是要“教会学习”,
2、这在教化中尤显重要。所以,评价教学质量在更大意义上应当看学的质量。当然,学的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的质量的提高,两者是紧密联系不行分割的。教的质量应当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老师能否按学科自身的规律对教学内容作有效的编排、整合,并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是狭义的,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的质量;另一方面则是老师能否有效地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觉。这是信息时代教化教学的更为迫切的任务。学的质量应当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学问体系是否合理(结构、宽度、深度、时代适应性等);学生获得学问的效率;学生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学习实力、创新实力的提高;身心综合素养的发展。传统
3、的教化学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在探讨教学时主要是探讨教一一而且是传统意义的教。而在当今的高等教化中,重教轻学的状况仍旧存在;师生关系基本上处于课堂见面、单向传输状态,教、学隔裂分别,老师基本上只是担当学问呈现者、传授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觉的作用很少发挥。这明显不是高质量的教学。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需把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紧密结合起来考察。2 .既要重视学问传授的质量,更要重视实力和素养的全面提高。新中国的教化学受凯洛夫教化学体系的影响,多把教学论与德育论等并列,教学因而被理解为智育的代名词。事实上,教学是教化的基本活动,是实现教化目的的最主要途径。教学不只
4、是智育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因而教学改革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的改革,教学质量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的质量。这种相识在高校老师,尤其是专业老师中还是不足的。从教化自身规律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如专业课教学,就不只是智育,不只是学问的传授,也包含着很多德育、美育的内容,包含着很多真善美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专业课教学,不仅要实现智育目的,也要实现德育、美育的目的。在学校加强德育、美育和身心健康教化,不仅要增设和改革这些方面的课程,而且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这些方面的内容,达到这些方面的教化
5、目的。这就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这是符合教化自身的客观规律的。因而,考察教学质量,无论是整个学校的教学、某个学科的教学,还是详细到一堂课的教学,都应当从全面的教化目的动身,把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作为标准。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也应当驾驭“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的标准,只有既善为“经师”,更善为“人师”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传统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三中心”,这在当今教化中仍颇有市场。除上文提到的“以老师为中心”外,其二是“以书本为中心”老师只讲书本、学生只学书本、考试只考书本,教学被单纯地理解为现有学问的传授。教学的智育目的,不仅是要使学生获得现成的学问,更要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包括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树立 正确 教学质量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