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热机.docx
《教学设计:热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热机.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4.1 热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4 .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二)过程与方法1 .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热值的概念是重点。三、教学难点汽油机的基本
2、工作原理的理解是难点。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初步渗透探究式学习方法。五、教具学具试管、水、酒精灯、铁架台、汽油机模型、火柴、金属网等。六、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请大家拿出小汽车模型(各人自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小汽车等机器的“心脏”热机。(二)新课教学1 .整体感知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完成一个冲程所用时间是整个周期的四分之一。内燃机的能量来源于燃油燃烧时的化学能。而1kg的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
3、的热量叫做热值。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燃烧均无关系。有效利用燃料是节能的重要措施,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一是要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二是要减小热量的损失。2 .教学互动互动1:实验,引出内能可做功。明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将一部分内能转移给了水,水的内能增加使其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越来越多,对软木塞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将软木塞推出试管口,这就是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做功。由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利用内能可以做功,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互动2: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热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