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docx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人工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只有在必须使用时才能使用,使用过程中尽量采用无创通气的措施。2、有人工机械通气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有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4、重复使用的呼吸回路管道、雾化器,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要求,每周更换12次,回路管道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5、连接呼吸机的管道上的冷凝水应当及时引流、倾去,并有制度保证。6、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时,应当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
2、复病原学检查。7、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8、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二、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证,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2、有留置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聚亚氨酯敷料、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弄脏时,应当及时更换:4、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能及时更换。5、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当在4小时内获
3、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6、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7、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三、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2、有留置导尿管的操作常规、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4、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应当保持尿流不受阻断的引流。5、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脐胱冲洗预防感染。集尿袋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6、保持会阴部清洁干
4、燥,尤其是尿道口。7、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当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在符合“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当及时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8、有完整的操作、观察与处置记录。9、有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四、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措施1、“I类”切口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天,“I类”切口手术前有感染症状的应当暂缓手术。2、如无禁忌症,应当术前洗澡,并使用抗菌皂。3、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或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备皮。备皮采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4、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部位 医院 感染 控制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