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歌鉴赏.docx
《唐诗鉴赏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鉴赏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歌鉴赏.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唐诗鉴赏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歌鉴赏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兰叶春就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柄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实道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自命不凡,不求人知的情感。诗一起先,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蕨蒸来彩容,具有茂密而
2、兼纷披的意思,“蕨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朝气。桂用陵洁来彩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干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康蕤也好,岐洁也好,都表现出蒸蒸而上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由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蕨食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赢奏”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白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诗 鉴赏 张九龄 感遇 十二 其一 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