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docx
《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XX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考核以及各类校级考试成绩管理。第三条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机制。承担课程的培养单位负有实施主体责任,教务处负有统筹管理责任。第二章课程考核第四条课程考核类型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具体应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中予以载明。第五条考试是指具有量化评价标准,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完成的考核,主要形式有笔试(开卷或闭卷)、口
2、试、机试等;考查是指具有定性评价标准的考核,主要形式有调研报告、实验报告、课程论文、设计制作、汇报演出等。第六条课程考核的内容与要求主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考核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能够反映该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七条课程考核按照发生的时间分为平时考核(含期中考核)和期末考试,平时考核为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为结果性考核。第八条考核类型为考试的理论课程,结果性考核应在考试周内统一安排,应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一般为UO分钟。第九条过程性考核应包含三种以上考核形式,主要形式有学生出勤、分析报告、学习笔记、课堂表现、教学实践活动,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等。过程性考核内容要多元化、规范化,可查证、
3、可追溯。第十条所有课程原则上应进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课程考核实行“双合格”制。过程性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结果性考核资格。结果性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只登记该门课程的结果性考核成绩。第十一条任课教师应在结课前一周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考核资格审查。凡具有下述情况之一,取消该生该门课程结果性考核资格。擅自参加考核者,成绩不予记载。(一)课程过程性考核不合格者;(二)因病、因事缺课及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时数三分之一;(三)实骁、实习、实践环节缺课累计达到本学期该门实验学时、实践周数的五分之一:(四)课程作业、实验、实习报告有三分之一以上未完成或未按规定时间提交;(五)课内实验不合格者;(六)抄袭
4、他人作业、实验报告情节严重。经资格审查不具备结果性考核资格的学生,由任课教师于该课程结果性考核前一周内向学生所在培养单位提交学生名单并注明原因,并报教务处备案。第三章成绩评定第十二条成绩评定方式分为百分制和五级制。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课程可按百分制、五级制评定成绩;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按五级制评定成绩。具体应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予以载明。第十三条课程成绩评定采用过程性考核成绩与结果性考核成绩相结合的结构计分法。过程性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比例为40%70%o第十四条课程考核成绩无论通过与否,均需真实、完整地记录在学生成绩单和学籍档案中。第十五条百分制成绩和五级制成绩需要转换时按下表进行
5、:百分制成绩与学分绩点对照表百分数成绩分段9510090-9487898386808277-7973-76707260-6960课程成绩对应绩点4.03.73.33.02.72.32.01.71.00五级制成绩和平均分计算对照表五级制A(优秀)B(良好)Cg)D(及格)E(不及格)转换后分数9585756555注:1.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对应绩点X课程学分2.平均学分绩点=课程的学分绩点2课程学分第十六条学生过程性考核不合格者,课程考核成绩记为。分,备注为“取消考试资格”;无故不参加结果性考核者,课程考核成绩记为O分,备注为“缺考”;违反考试纪律或作弊者,课程考核成绩记为。分,备注为“违纪”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本科生 课程 考核 成绩 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