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措施.docx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职业病、工伤事故等职业危害不仅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还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一、主动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和管理工作: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费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掌握防范职业伤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本单位的职业伤害防治工作。2、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
2、卫生标准:职业接触数值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三、生产布局合理:1、生产布局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尽量考虑机械化、自动化和远端操作,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生产布局应包括总体布局和车间内生产工艺设备的布局。2、总体布局又包括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平面布置厂房或车间时,应重点考虑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将污染危害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噪声声级高的车间与低的车间分开,热加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
3、毒物的车间分开,并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疑化带厂房为多层建筑物竖向布置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作业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噪声和振动较强的设备应放置在底层;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废水排放管道不能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的地面下。3、车间内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应重点考虑达到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电离辐射、防非电离辐射等的要求。四、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1、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逸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的作业与毒性小的作业应隔开,无毒的作业和有毒的作业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
4、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一2、无毒和有毒作业的分开方式可以采取有毒作业密闭化、管道化,或者将有毒作业局限在某个独立的操作间,并采取通风净化的方式将有毒气体排出。五、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1、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是指可能发生毒物、强腐蚀物质、刺激性物质泄漏等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急性危害的工作场所。2、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那些急性毒性大、刺激作用强和(或)危害大的,或者短时间接触可能产生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的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场所 职业 危害 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