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docx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三、治疗方法1 .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2 .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杨氏钩针治疗肱
2、骨外上牒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牒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牌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三、治疗方法1 .器具钩针:特制。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N1.-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
3、胸前部。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3.疗程每次操作总时间约8分钟,每隔2天治疗1次,每2次间隔23天。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需要两个疗程。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瘀滞型肩关节
4、周围炎粘连前期和粘连期。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二、技术特色本疗法无创伤,可避免感染或疾病的传播,易操作,且较经济。三、治疗方法1 .器具1.H202H型韩氏经皮神经刺激仪。2 .取穴肩周炎患侧穴位肩前与肩醪或肩需与孺俞(隔次交替使用),外关与合谷。3 .操作方法刺激仪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3cm的不干胶电极板)分别粘贴连接肩部二穴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高频(100HZ)刺激10分钟后转为低频(2HZ)刺激30分钟,强
5、度102mA。隔日治疗一次。头皮针抽气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一、技术适应症1 .符合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CT或MRI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偏瘫病人。2 .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的实证或本虚标实证者。3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偏瘫侧肢体中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肢体功能评分或综合功能评分有一项3分者。4 .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在2至3个月以内很口发病后第31天至第90天)者。5 .无神志昏迷,血压基本稳、定者。二、技术特色本疗法有较大的刺激量,同时有利于配合肢体运动,通过边行针、边运动、长留针、常运动,从而产生较强的改善肌力的效应,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6、。三、治疗方法1 .器具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型号为3034号(直径0.230.30m11)、1寸1.5寸(2540mm)o2 .取穴病灶侧(即偏瘫肢体的对侧)头部。采用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顶中线、顶颠前斜线。顶中线在头顶部前后正中线,自百会向前至前顶。顶颠前斜线在头部侧面,即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2.操作方法取坐位,确不能坐者可采用仰卧位。采用2%的碘酒拭擦施术部位,再用75%的酒精棉球将碘酒拭净,或单用75%酒精棉球拭擦针刺部位的皮肤。用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切按在治疗线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快速将针刺入,针尖至帽状腱膜下层。在针尖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使毫针与头皮呈15度30度角,在
7、腱膜下层进入皮肤1寸(25mm)左右,指下有不紧不松的感觉和一种吸针感。然后进行行针操作,即用爆发力向外速提3次(约5秒钟),每次至多提出1分(2.5mm)许,又缓插至1寸,如此反复运针10遍,共计约5分钟。间歇动留针2个小时,每隔30分钟运针5遍(约2分30秒)。行针和留针期间,可结合患肢的运动。出针时,应先以左手拇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慢慢提至皮下。然而,将针迅速拔出。出针后若有出血,。应迅速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4 .疗程每日针1次,每周针刺3次,共12次为1个观察疗程。特定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技术一、技术适应症1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 适宜 技术推广 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