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氯气的制法.docx
《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氯气的制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氯气的制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一氯第2课时氯气与碱反应及氯气的制法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I2和Ca(C1.O)2,应密闭保存D.在氯气泄漏时,可以用浸有NaOH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并向下风方向跑答案:B2 .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是()A.液氯B.氯酸钾C.氯化钠D.四氯化碳答案:C3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X-(X一为C、Br一或)离子,向甲溶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
2、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中,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已知滨水显橙色X)A.Br-CI-B.BrCC. 1-、Br-CD.C、Br-答案:B4 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用含氯化氢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镒反应;用87g二氧化镒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A比多B.比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答案:A5 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K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根据上述现象判断:(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成分是,可能含有的成分是O请写出上述实验
3、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解析:由产生白色沉淀知,可能含有K2CO3和KC1.中的一种或两种;由沉淀量减少且有气泡生成知,一定含有K2CO35又因沉淀不完全消失,故一定含有KC1.o答案:(I)KCkK2CO3KNO3(2)Ag+C=AgC1.I,2Ag+C=Ag2CO3I,Ag2CO3+2H+=2Ag+H2O+CO2t(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b与碱的反应,属于Cb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B.利用Cb与碱的反应,可以消除Cb污染C.用湿润的淀粉K1.试纸可以检验C1.D. Cb与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3 下列与
4、C1.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0.1mo1.Cb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0.2mo1.电子B-1mo1.Fe与1mo1.Ch反应转移3mo1.电子C含有4mo1.HC1.的浓盐酸与足量M1.1.o2反应,生成1mo1.C1.2D-Cb通入Fea2溶液中,然后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解析:A项,0.1mo1.C1.2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C1.2+2NaOH=NaC1.+NaC1.O+H2O,故转移0.1mo1.e;B项,Fe过量,1mo1.Cb在反应中得2mo1.e;C项,当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故4mo1.HC1.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Cb小于1mo1.;D项,Cb与Fe2+反应生成
5、Fe3+,Fe3+可使KSCN溶液变红。答案:D4 现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它们的一种试剂是()A-AgNCh溶液B.酚酗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D.饱和食盐水解析: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Naa遇紫色石蕊溶液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答案:C5 .现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它们的一种试剂是()A.AgNCh溶液B.酚酸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D.饱和食盐水解析: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Naa遇紫色石蕊溶液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第二 课时 氯气 反应 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