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听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上渔者听课记录.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江上渔者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授课班级:六年级X班课文:江上渔者(统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江面上渔民捕鱼的画面,画面中波涛汹涌的江水与渺小的渔船形成鲜明对比。提问学生:“看到这幅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课题江上渔者,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对江上渔民生活的好奇走进诗歌。(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巡视,倾听并记录学生读音不准确的字词。教师利用PPT展示古诗中的生字词,如“妒(IIi)”“君
2、(jtin)”“但(ddn)”“爱(Gi)”等,指名学生认读,纠正读音错误后,带领全班学生齐读,加强记忆。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的音乐性。例如:“江上/往来人,但爱/妒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教师在范读时,通过适当的停顿和语调变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古诗的节奏。(三)理解诗意,感知内容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尝试理解古诗大意,将不理解的字词和诗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参与各小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例如,对于“但爱鲸鱼美”一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但”是只的意思,“鲸鱼”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鱼,此句表明江上往来之人只是喜爱妒鱼的美
3、味。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针对汇报情况进行补充和纠正,重点讲解一些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古诗内容。如“君看一叶舟”中的“君”在古代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出没风波里”描绘了渔船在风浪中时隐时现的情景,“出没”表示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全班齐读古诗,要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情感和节奏。(四)深入研读,体会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写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让学生再次阅读古诗,从诗歌的描写、用词等方面去体会诗人对渔民的情感。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能感受到诗人对渔民在风浪中辛苦劳作的同情;有的学生说通过与“江上往来人,但爱
4、妒鱼美”的对比,更能突出诗人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关注,而那些只知品尝鲸鱼美味的人却忽略了渔民的危险与不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通过描写江上两种不同人群的对比,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的写作手法。教师补充介绍范仲淹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即范仲淹关心民生疾苦,看到江上渔民的艰辛生活后有感而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价值,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五)朗读背诵,积累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前两句,一人读后两句)等,在朗读中加深对古诗的记忆与理解,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韵味。教师教授背诵方法,
5、如先理解诗歌的层次和脉络,按照江上行人与渔民的对比顺序背诵;或者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句,如“江上”“妒鱼”“一叶舟”“风波”等,帮助记忆。学生自主背诵古诗,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教师抽查部分学生背诵,对背诵熟练、有感情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尚未熟练背诵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基本背诵古诗。(六)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范仲淹的其他作品,如岳阳楼记,让学生体会范仲淹在不同作品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思想的连贯性和深刻性。让学生以“劳动者”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身边劳动者的辛苦工作场景,表达对他们的敬意,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认知能力。(七)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
6、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江上渔者的生字词、诗歌大意、情感体会、朗读背诵以及拓展阅读和创作等方面。强调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江上渔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爱,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探究古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江上渔者。收集整理三首古代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用自己的话向家人或朋友讲解诗中的劳动场景和诗人的情感,增进对古代诗歌的了解与感悟。三、教学评价与建议(一)教学优点教学环节设计完整,从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到初读扫清障碍、理解诗意、深入研读情感、朗读背诵积累、拓展延伸拓宽视野,最后课堂小结巩固知识与布置
7、作业强化训练,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注重朗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情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和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古代诗歌的能力。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通过分析诗歌的描写、用词以及补充创作背景等,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爱之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二)教学建议在初读古诗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古诗体裁特点的简要介绍,如五言绝句的特点等,让学生对古诗的类型有更初步的认识,为学习江上渔者做好铺垫。在理解诗意环节,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和诗句的讲解,可以适当引入更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如词类活用等,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古代诗歌的语言规律,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阅读能力。但要注意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过于复杂,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诗歌朗诵会或短文分享会,让学生在朗诵和分享中进一步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和对劳动人民情感表达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