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军如何实现蛙人水下输送.docx
《现代海军如何实现蛙人水下输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海军如何实现蛙人水下输送.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现代海军如何实现蛙人水下输送蛙人部队以下简称蛙人)是利用水下呼吸设备及水下专用武器和器材,可长时间在水下作业、战斗的,担负特殊任务的两栖部队。蛙人肩负的任务极其隐蔽、危险,主要任务是在敌人后方海域、地区进行侦察,消灭机动发射装置、防空设施、水利工程、指挥所等,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战役级作用。一般情况下,蛙人执行作战任务时,首先需随“母舰”航行至预定海域,然后脱离运输“母舰”入水,再独立完成“最后几千米”的“水下行军”,然后才能抵达最终的“渗透”地点。最早的蛙人要完成这项“水下行军”比较“费力”,当时没有水下动力运载装备,通常是以运输舰船为母舰将蛙人载至预定地点附近,然后换乘皮划艇或其他小型
2、船只接近地点,之后是蛙人入水再潜泳至最终目标。这种传统的“行军”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隐蔽性差,皮划艇全部暴露在水面,容易遭遇敌方火力攻击,再就是人员体力消耗大,不利于完成高强度的水下作战任务。二战时期,意大利率先发明了“猪猬”水下运载器,其实是一种鱼雷加驾驶舱的装备,其正式学名为慢速鱼雷,也称人操鱼雷。上面设有两个座位,可搭载2名蛙人。作战时,蛙人坐在驾驶舱里驾驶鱼雷靠近敌舰后,将雷体与雷头分离,并将装有大量炸药的雷头固定于目标以将其摧毁。为满足特种部队水下输送的需要,二战后,大国纷纷研发蛙人水下输送平台系统以下简称蛙人平台),主要包括蛙人运载器、蛙人输送艇、潜艇干甲板掩蔽舱等。第一类是湿
3、式小型蛙人运载器。它是一种以潜艇、水面舰艇为母船的水下特种作战输送装备。按尺寸分,蛙人运载器可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类;按蛙人是否接触海水等标准来划分,又可分为干式、湿式和水面水下蛙人运载器等。小型蛙人运载器大多是湿式的,大型蛙人运载器既有湿式的也有干式的。小型蛙人运载器的长度通常在1米左右,采用电动螺旋桨或者泵喷动力,可以搭载1至2名蛙人,最大航速3至6节指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其特点是便携易用,但无法用于超远距离渗透作战。虽然不同型号在样貌上有所区别,但基本组成结构是相似的。小型蛙人运载器一般使用重型聚乙烯、玻璃纤维和铝合金打造,动力主要包括铅酸、银氢或锂离子电池三种,相应的受不同动力系统的影
4、响,最大航程3至13海里不等,最大潜深超过150米。最大航速可达3至6节,续航时间超过3小时,部分高端产品还具备无级变速功能,强化了航行机动性。第二类是蛙人输送艇也可称为大型蛙人运载器)。这是输送蛙人特种作战分队或一个班组规模蛙人的较大型水下输送平台。按照蛙人在水下的输送形式可分为湿式蛙人输送艇和干式蛙人输送艇两类,依据推进模式又可分为水下输送艇和水面水下混合输送艇两类。例如,1975年启动研制的MK-8Modl型湿式蛙人输送艇,可通过潜艇和大型运输机从海上布放,也是英美海军蛙人的主力装备。执行任务时,一般由核动力攻击潜艇或者巡航导弹核潜艇背负携带,蛙人通过设置在甲板的干式甲板掩蔽处进入舱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海军 如何 实现 蛙人 水下 输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