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听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狐假虎威听课记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狐假虎威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听课时间:2024年X月X日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班级:二年级X班课题:狐假虎威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3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张图片,一只狡猾的狐狸,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当它们相遇,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二)初读课文,识字教学(10分钟)L教师范读课文,声音富有变化,将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凶猛通过语调展现出来,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角色的性格特点。学生们都专注地倾听着。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
2、音,读通句子,并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和朗读习惯,如有的学生读书时身体摇晃或声音微弱。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假、威、转、扯、嗓、派、违、抗、爪、趟、神、猪、纳、闷、受、骗”等字的读音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3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生字词:“狐假虎威、威风、转动、拉扯、嗓子、派头、违抗、爪子、一趟、神气、野猪、纳闷、受骗”。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假”字,教师讲解“假”在“狐假虎威”中是“借”的意思,它是多音字,另一个读音“jid”可组词“放假”“假期”,通过组词让学生理解不同读音的含义,并让学生分别用两个读音造句,如“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暑假到了,我可以好好玩了。”“威
3、”字,教师通过展示威风凛凛的军人形象图片,讲解“威”有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之意,让学生理解字义,并引导学生用“威”组词,如“威严”“威力”等,在组词中巩固记忆。“扯”字,教师通过动作演示拉扯的动作,让学生理解“扯”是拉、拽的意思,左边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右边“止”表读音,是形声字,让学生根据形声字规律记忆字形,并让学生用“扯”组词,如“扯皮”“拉扯”等,在组词中巩固记忆。运用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生字词。开火车读时,学生们依次大声朗读,教师认真倾听,对读错的学生耐心纠正并让其再次朗读,确保读音准确。小组读时,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朗读声音响亮且整齐。
4、男女赛读中,学生们热情高涨,都努力读准字音。(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8分钟)L学习第一六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六自然段:“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老虎一愣。为什么不敢?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提问:“狐狸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老虎为什么会被蒙住?”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狐狸很狡猾,它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了办法,利用老虎对老天爷的敬畏心理,编造谎言来吓唬老虎,而老虎比较凶猛但不够聪明,所以被
5、狐狸的话迷惑住了。”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体会它们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有学生模仿狐狸狡猾的语气说:“你敢吃我?”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也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角色的特点。2.学习第七人自然段学生分组朗读第七八自然段,思考:“狐狸是怎样借助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的?其他动物的反应说明了什么?”小组朗读后,各小组代表发言。第七自然段“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神态、动作的词语,如“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析这些词语的作
6、用,体会狐狸的得意和老虎的疑惑,然后让学生表演狐狸和老虎走路的样子,感受其神态动作,有学生说:“我觉得狐狸很坏,它在骗老虎,还装得很厉害J第八自然段“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教师展示动物们逃跑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高潮部分,分析动物们逃跑的原因,提问:“动物们是真的害怕狐狸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们是害怕老虎,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才让动物们逃跑的,这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从这
7、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不能像狐狸那样狡猾骗人;有的说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通过这样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寓言寓意的理解能力。(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7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故事,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积极回答后,教师总结强调课文讲述了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不要依仗他人势力欺负人,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复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故事内容。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一起表演这个故事,下节课在班级里展示J三、教学评价(一)优点L
8、导入环节简洁明了,通过展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直观地引出课题,激发了二年级学生对寓言故事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3 .识字教学扎实有效。教师在初读课文后,针对学生识字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包括多音字辨析、图片展示、动作演示、形声字规律等,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记忆字形。丰富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更加深刻,为学生阅读课文提供了有力保障。4 .精读课文时,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角色朗读体会角色性格,分析词句理解故事内容,表演动作感受角色神态,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符合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使学生
9、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品德修养。5 .总结回顾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梳理,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渗透了寓意教育。作业布置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既要求学生巩固故事讲述,又鼓励学生进行故事表演,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二)建议1 .在小组朗读和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如让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朗读表现,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2 .在讲解寓言寓意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如仗势欺人等,让学生对比阅读,更加深入地理解依仗他人势力的危害,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寓言的理解能力。3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理解狐狸的狡猾和故事寓意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故事绘本、简单的动画视频或角色扮演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跟上教学进度。总体而言,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教师能够依据教材和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学习了狐假虎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