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的调色板听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家的调色板听课记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画家的调色板听课记录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画家的调色板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艺术美术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3分钟)教师拿着一个画家的调色板走进教室,调色板上残留着各种色彩的颜料。教师提问:“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调色板,你们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它可是画家们创造绚丽多彩画作的魔法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画家的调色板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二)三原色与三间色讲解(10分钟)L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色块,“这三种颜色就是美术中的三原色,它们非常重要,因为其他很多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调配出来J接着,教师用调色盘现场演示,将红色和黄色颜料混
2、合,调出了橙色,“看,红色加黄色就变成了橙色,橙色就是三间色之一J然后,教师又依次将黄色和蓝色混合调出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调出紫色,“这就是三间色,通过三原色不同比例的混合,能产生丰富多样的三间色变化。”2.教师展示了一些以三原色和三间色为主色调的绘画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颜色的运用和搭配,感受三原色与三间色组合带来的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三)色彩调和实验与感受(10分钟)L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了红、黄、蓝三种水彩颜料、调色盘和画笔,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调配三间色,并观察颜色混合过程中的变化。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颜料的比例和搅拌的均匀程度。实验结束
3、后,教师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分享自己调配颜色的经验和感受,“我们发现黄色多一点,红色少一点,调出来的橙色就比较浅;蓝色和红色混合时,如果蓝色多,紫色就会偏暗。”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不仅能调出三间色,还能产生无数种中间色。这些颜色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不同的视觉感受呢?”学生们积极讨论,有的说深一点的颜色看起来更稳重,浅一点的颜色更活泼。(四)色彩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10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不同情感氛围的绘画作品,有表现欢快节日场景的作品,画面以明亮的黄色、橙色为主,充满了喜庆和活力;有描绘宁静夜晚的画作,主要运用深蓝色和黑色,传达出安静、神秘的感
4、觉;还有表达悲伤情绪的作品,色调以灰暗的紫色、墨绿色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在这些作品中,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学生们仔细观察后回答:“用鲜艳的颜色表达快乐,深色表达悲伤或者神秘J教师总结道:“色彩就像画家的情感语言,不同的色彩组合能传达出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情绪,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画作的内涵。”2 .教师展示了一些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色彩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有的用红色和黄色表现自己兴奋的心情,有的用蓝色表现自己失落的情绪。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中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的契合度,并思考自己在创作时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五)调色技巧与实践(10分钟)L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
5、简单的花朵轮廓,然后示范如何用调色技巧来表现花朵的色彩变化。教师先调出了一种淡粉色作为花朵的底色,然后在花瓣的边缘用少量的红色加深,“这样可以让花朵看起来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在调色时,我们要注意水分的控制,如果水多,颜色就会比较淡、比较薄;水少,颜色就会浓郁、厚重。”接着,教师又用绿色和黄色调出了不同深浅的叶子颜色,“通过改变颜料的比例和加入的水量,我们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让画面更加生动。”3 .教师发放绘画工具,布置任务:“现在,请同学们以我的小天地为主题,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调色知识和技巧,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可以先构思画面内容,然后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氛围来调色上色。”(六)学生实践
6、(12分钟)学生们开始动手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对于在调色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回顾调色的基本方法,如三原色混合比例、水分控制等;对于在色彩情感表达不明确的学生,教师通过提问启发他们,如“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最开心的是什么?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对于在画面构图有问题的学生,教师给予一些构图的建议,如主体的位置、大小等。(七)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挑选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前。首先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比如一位学生说:“我画的是我的卧室,我的卧室是我很温馨的小天地。我用了很多暖色调,粉色的窗帘,黄色的床,因为这些颜色让我感觉很舒服。我在调色的时候,
7、尽量让颜色看起来很柔和,这样可以表现出卧室的温馨。”2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有的同学说:“他画的卧室很温馨,色彩搭配很好。”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可以在窗户外面画一点绿色,代表外面的植物,这样色彩会更丰富。”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了学生们对调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在色彩调配、情感表达、画面构图等方面给予表扬,同时也指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像色彩过渡不自然、调色不够精准等,并鼓励学生们课后继续完善作品。(七)课堂总结(2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画家的调色板,了解了三原色、三间色,学会了调色技巧,还知道了色彩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能够像画
8、家一样,熟练运用调色板,用色彩创造出更多富有情感和魅力的作品。”三、教学优点1 .导入贴近主题:以画家的调色板实物导入课程,直观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能够迅速抓住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调色知识的探索欲望,为后续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开端。2 .知识讲解清晰直观:在黑板上亲自演示三原色混合调出三间色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颜色变化的神奇之处,结合绘画作品展示,使学生对三原色与三间色的概念和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色彩知识的认知能力。3 .实验感受激发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色彩调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和奥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9、,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色彩调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4 .情感表达引导深入:通过展示不同情感氛围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色彩与情感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分析能力和对绘画内涵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色彩不仅仅是颜色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有助于学生在创作中更好地运用色彩表达情感。5 .注重实践与评价: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实践,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总结评价相结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与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四、教学建议1 .在三原色与三间色讲解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小游戏,如“三原色三间色问答赛”,教师提出关于三原色和三间色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比赛回答,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色彩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增强课堂趣味性。2 .色彩调和实验环节,可以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如小组之间比赛谁能调出更多不同层次的三间色或中间色,设定一些评判标准,如颜色的准确性、丰富度等,让各小组在竞争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检验学生对色彩调和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评价环节可以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如从色彩调配的准确性、色彩层次的丰富性、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契合度、画面构图的合理性、绘画技巧的熟练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