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题组训练引领学生思维 论文.docx
《借助题组训练引领学生思维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助题组训练引领学生思维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借助题组训练引领学生思维简便计算总复习题组设计与分析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简便计算”是“数的运算”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计算素养的重要体现。本人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学生更喜欢基于计算能力提升的简单机械的技能训练,而忽视自身计算思维与与应用的考量,出现如应用意识淡薄,数据的敏感度不强,运算定律或性质灵活应用能力不高等现象。基于此类情况,我在六年级的“简便计算”复习教学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题组设计,让学生发现不同算式的基本特点,感知算式中存在的规律,运用合适的定律和性质解决问题,感受简便运算带来的优势,逐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计算能力。一、对比练习,选择方法在平时的计算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运算
2、符号、数据特点不加以观察、分析,造成滥用运算定论或性质去解题。例如:2学生没有很好的发现数字特点,简单套用减法的性质,导致计算的复杂化,费时,易错。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习题,学生由于不善于观察、分析,常常会出现错误。鉴于此,本节复习课中我先出示第一组练习:我告诉学生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学生接到任务后,很快就算出了结果。但我问到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准确的算出原因时,他们都能说出是运用了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看着学生这么得意,马上出示第二组练习:我先不做提示,让学生独立做,做好后学生反馈。从反馈的情况看,有好多同学还是走老路。那些得意洋洋的同学,原以为自己做得有对又快,听着错了,马上追根问底,经过
3、同学们的议论和交流。我于是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解读算式,发现算式中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和规律,找寻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复习课中,通过对比题组的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运算定律和性质,再加以对比题组提升训练,提醒学生注意容易犯错之处,大大改善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二、观察分析、选择方法在一些习题中,从表面看,没有简便算法,但通过仔细观察、分析会发现它们有的是部分应用、有的是隐藏其中。学生往往片面的基于表面现象,没有发现题目中暗含的规律。因此,在复习时,出示第三组习题:1. (100-20.75+29.25)12.50.82. 100-20.75-29.25)12.50.8我不急着让学生做题,而是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借助题组训练引领学生思维 论文 借助 组训 引领 学生 思维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