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养成教育” 论文.docx
《谈谈“养成教育”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养成教育” 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谈谈养成教育摘要:本文就“养成教育”等问题进行思索与探讨,从立规、立志、立学”等方面深入地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经验成果,本人想和各位同仁们交流,互通有无。具有高效率的一节课,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功能,这是当前倡导的智慧课堂的前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之一。关键词: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巧妙引导范儿育导引言: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流的前提下,“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为当前两大主流,而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智慧课堂”,“养成教育”才是关键。本文就此话题谈谈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正文: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养成良好习惯关键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并趋向稳定的重要
2、时期,一句话,是孩子能否成才的黄金阶段。为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责任重大,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使命所在。养成教育成为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核心内容,而中小学阶段正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关键阶段。倘若这一阶段没能够引导好、也没有规范好学生的言行举止,没有引领好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后果是很危险的。那么如何能在小学这短短的几年中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一直成为教学中的常议话题,因为“养成教育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今天,本人就养成教育谈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一、定规矩,明要求,谨遵守(对师生而言)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就目前而言,学生的养成
3、教育尤为重要。而能否尽快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生习惯,这是我们老师每学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每学期开学都要求注意收看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究竟怎样上,这节课要讲什么,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本人认为,无非就是收心、动员、立规、鼓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这几点内容中最主要的应当是“立规,因为“立规贯穿每一节课全过程,也贯穿于整个学期的育人教育之中。那么,什么是立规呢?简而言之,就是告诉学生,现在开学了,你们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等等。于是,学校也好,班级也罢,就呈现出方方面面的条条框框的规定,目的就是在规范学生的生活,确保学生在规矩的框架下健康成长。有
4、了这些“规矩,学生做事行为上就有了“范儿,思想上就有了判断对错的准则。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将这些“规矩大致可分三个方面:一、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律法规教育;二、校园校规教育及小学生守则宣传教育;三、班级常规及要求。总之,逐步细化,逐步推进,逐步落实。让学生时刻铭记,规矩就在身边,规矩无处不在,规矩无时不有。它时刻在提示学生:违规的,肯定是不行的,犯了错,就得改,否则,就会被批评,就会被惩罚。而这些规矩的设置,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管理,更是教育学生懂得是非、明辨对错的的准则。诚然,这些校规、班规绝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教育界精英根据日常生活及日常教学并结合中学生发展心理特征的切身体验,更是众多教育贤辈们心
5、血的结晶,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的,是以更好地为了国家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是学生应该做到也必须做到的行为规范,简称日常行为规范,如最直接的要求:不迟到,不旷课,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架斗殴、不欺凌弱小;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要团结同学、尊老爱幼等等。”规矩有了,重在明确,贵在坚守。“明确,即让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晓得,绝不可大而化之;也不可含糊不清,不知所然;也绝不是表面文章,脱离实际。有了上面的三个方面的规矩与灌输,相信学生心中都有个范儿,干什么事儿都有个准则,判断事务就有一个依据,言行举止就有了章程。我坚信,在这些规范下,孩子定会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定会胸怀远大的理
6、想、远大抱负健康茁壮成长,定会成长为国家所期许的优秀人才。二、做表率,树榜样,立师威(对老师而言)有了规矩,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坚守。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老师,能否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偶像,是落实与坚守规矩的潜在因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范儿,首先要让学生对你感兴趣,打心底喜欢你,情不自禁地崇拜你,有意无意之间地模仿你。这是理论层面的说法,在实际生活中,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拥有知识渊博,独特犀利的见解,巧妙幽默的言谈,很能感染学生,很能折服学生,很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跟你学,到了这个层面,你的课堂想不高效都不可能了。
7、这就是学高为师”的魅力。再者,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老师就是上梁,学生就是下梁。老师不能以身作则,不能率先垂范,甚至有些老师不管不顾,还凌驾于自定的规矩之上,自己违规却还振振有词:这些规矩是要求学生的,又不是针对我的。大家试想,这样的班级有这样地老师,学生又怎能优秀呢?班风又怎能好呢?老师又怎能够理直气壮地去要求学生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因此说,“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等执法行政术语用于班级管理虽然有些“大材小有,但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处处为他人之师,时时为他人表率。要绝对起到榜样
8、的作用,这就是身正为范的要求。换言之,老师守规、遵规,按“规矩办事,更是在学生心目中“立威”关键。很多老师总是抱怨学生不听话,总是有这个问题或那个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有问题”是正常的,若没有问题了,还要这些“规矩干啥呢!遇到这些“问题”,老师大可不必斤斤计较,更不可耿耿于怀,只需耐心引导规范,育其按规成长即可。但倘若全班大多如此,又总不见好转,恐怕问题的根源在于老师了。简单直白地说,就是这个老师没有威信。他为啥没有威信,虽然原因很多,但我个人认为,总有这个老师的个人的行为习惯有关。比如说,这个老师可能经常违规,经常拖拖沓沓,不修边幅;总是拖堂、上课迟到;总是精神萎靡、没劲儿等等。也许有些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谈“养成教育” 论文 谈谈 养成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