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社会影响及风险分析报告.docx
《项目的社会影响及风险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的社会影响及风险分析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项目的社会影响及风险分析1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1.1 正面影响项目实施在短期内带来的正面影响:一是通过项目的宣传,提高了利益相关者生产安全产品意识。调研发现,轻度污染地区利益相关者对农田重金属污染成因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认知还不是很高。通过项目的宣传和培训,提升利益相关者对于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迫切性的意识。二是通过项目的培训,提高了农户生产安全产品的技巧。调研发现,农产品重金属超标与农户的农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农艺技术的优化可以减少重金属对农产品的污染。因此,本项目通过为农户提供相应的培训,可以提高农户生产安全产品的技巧。三是通过公众参与的方法,达成了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共识。调研发现,利
2、益相关者对于要不要治理,以及如何治理,存在较多的争议。项目通过采取公众参与的方法,达成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共识。四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调研发现,农户对改善当地落后的灌溉等基础设施的愿望非常强烈,社评组每到一个项目村,村民都普遍反映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尤其是道路和用水;项目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投入不足、有效投资与管理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项目通过清洁水灌溉、渠道改造、机耕路维修等工程,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五是通过环境管理和农业环境监测,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调研发现,项目区农产品和土壤监测设施缺乏,导致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户对于
3、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程度缺乏清晰的认识。项目通过环境管理和农业环境监测,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六是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项目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局面使许多农户不断意识到他们分散的局面只能使他们以销售初级农产品为生,产品的附加值低、生产效率低下、市场对接困难。农户销售农产品多数要经过本地或外地收购商贩这个中间环节,而产品最终流向公司,农户所获取的只是初级农产品的价格,挣到的只是东奔西跑的辛苦钱,而产品真正的增值往往在深加工以后的环节。因此,农户逐渐意识到并迫切希望通过合作社和大户的带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价格。项目通过培育农民
4、专业合作社,就有利于提升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七是项目实施经济效益可观。调研发现,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项目采取的治理措施经济效益可观,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项目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农田生产出合格的农产品,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如有些轻度污染地区已经进行VIP等治理措施实验,稻谷镉的含量得到控制,稻谷的价格就可以从250元/百公斤增加至320元/百公斤。(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扶持和培养农民合作组织,可以使农资成本降低30%左右。(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民合作社的土地利用效率较高。通过培育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
5、率。(4)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项目组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建立监测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组织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一系列措施,预计12个项目区每年增收4483.5万元。八是项目实施社会效益明显。调研发现,项目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贫困户以传统农业经营和种植模式为主陷入了贫困循环,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缺乏可借鉴的经验。项目实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外出务工人员回流。项目的实施为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造了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尤其是为妇女创造了较多就业机会。预计12个项目区每年总共增加劳动力1.2万个岗位。二是有利于贫困脱贫致富。贫困户主要受到信
6、息、技术和资金的制约,导致其进入贫困循环。项目组通过为贫困户提供信息、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利于50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摆脱贫困。三是有利于形成农田污染治理模式。农田污染治理现在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在项目区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其他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产生示范效应。调查数据显示:项目村居民对于该项目正面影响评价最高的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88.30%),其他依次为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63.60%)、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户收入(51.50%)、提高了居民治理农田污染的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创造农村品牌增加当地农户就业机会认识(48.10%)、被污染的农田得到有效治
7、理和合理利用(45.70%)以及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创造农村品牌(43.30%)和增加当地农户就业机会(33.50%)o见表7-lo调查结果说明:一是项目的目的与农户期望是比较一致的,即在被污染的农田上生产出健康安全食品;二是项目不仅有治理污染农田等社会效益,还有提高当地农户收入等经济效益;三是项目拟采取的以农村合作社为基本载体,创造农村品牌的经营模式也是得到了广泛认可的。表7-1居民对农田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的正面影响评价响应个案数的百分比N百分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117223.50%88.30%提高了居民治理农田污染的认识63812.80%48.10%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84416.90%6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社会 影响 风险 分析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