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叙事视域下小说与电影文本的比较研究.docx
《跨媒介叙事视域下小说与电影文本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媒介叙事视域下小说与电影文本的比较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跨媒介叙事视域下小说与电影文本的比较研究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更是文字、画面等多种媒介的融合,文学作品的呈现通常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而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其影像语言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跨媒介叙事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媒介形式共同建构叙事文本。这里所说的“共同构建”并不是简单地将两种不同的文本进行复述和拼接,而是将文学与电影这两种不同的媒介进行深层融合。本文试图运用跨媒介叙事理论,从叙事逻辑、叙事情节和叙事风格三个方面对小说和电影两个文本的情人进行深入解读,探讨作家与导演运用不同方式讲述同一个故事时的取舍与得失。一跨媒介叙事的内涵跨媒
2、介叙事,即一个文本在另一个文本中出现或呈现,在另一个文本中被理解。由于不同媒介之间的差异性,它们在进行对话时所使用的话语体系和语言表述方式都不一样,比如小说是以语言文字为基本单位、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作品,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对话和心理活动等方式来展示故事情节;而电影是以镜头为基本单元,通过声音、画面、色彩、音乐等方式来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正如詹金斯在其著作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中写到的:”跨媒介叙事最理想的形式,就是每一种媒体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11862003年亨利詹金斯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上首次提出“跨媒介叙事”概念,并于2006年在其著作融合文化:新
3、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中将跨媒介叙事定义为:“为创造统一且协调的叙事体验,将故事系统性地散布于不同的媒介平台,每一种媒介都能为故事的展开各尽其责的叙事类型。”2詹金斯认为“文学是一个复杂、多义且可被感知的世界,它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述J186他强调跨媒介叙事不是简单地将两种不同媒介文本拼接在一起,而是通过文字、画面等多种媒介手段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二小说情人与电影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杜拉斯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力而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小
4、说情人(UAmant),该小说以她在青少年时期与一名中国富商之子的禁忌之爱为原型,描绘了一个绝望而深刻的故事。也正是这部小说,于1984年为其赢得法国文学最高奖项之龚古尔文学奖。让雅克阿诺于1992年编导了根据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不同于电影的是,小说文本在以电影内容(即与中国富商相遇及之后的情感发展)作为主要线索的同时,始终穿插着其他与此无关的、碎片化的过去及未来的支线内容,比如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对大哥的恨意、对小哥的爱意以及对母亲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等。电影对小说的成功改编不仅体现在叙事逻辑的重组与整合,而且在叙事情节方面也进行了更加符合影视艺术形式的取舍,使之迎合了
5、受众更多元化的口味,但是在叙事风格上却向文学靠近,以诗意化的构图、画面和场景来凸显过往那段隐秘时光中永恒的激情与爱欲。电影情人以1929年的法国殖民地一一越南为背景,讲述了一个15岁的法国少女在寄宿学校读书,假期回家时与一位中国富商相遇的故事。少女被中国富商的财力吸引,他们开始了一段暧昧的关系,直到少女离开时才确信自己爱上了这个中国情人。三情人跨媒介叙事逻辑的重组:插叙与顺叙相比小说采用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影片的环形叙事逻辑更为流畅,因为在小说中作者在现实与回忆之间反复切换,意识在此时年老的作者与彼时年轻的主人公的身份之间反复跳跃,因此,在阅读时常常会有不连贯的体验。而在电影中,导演采用了和作者
6、不同的叙事逻辑,将这种反复跳跃的意识拉回到“现在一回忆一现在”的逻辑,这更容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也更符合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征。电影以一张照片作为开头,照片上是年轻时的“我”,也就是书中年轻的白人女孩。随后是一支笔在纸上快速写字的特写镜头,随着纸上的文字渐多,现实中的作家、苍老了的白人女孩开始追忆旧日与中国情人相识、相恋、分离的经历。回忆开始的镜头是湄公河的大远景,这里交代了影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而女主人公出场的具体场景则随着镜头的推进,锁定在嘈杂忙碌的码头以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中。在不到两分钟的摇镜头里,书中描述的白人女孩一一扎眼的白人身份和潦倒的经济条件进入观众眼帘。镜头从一双黑色鞋
7、子中纤细的小腿慢慢往上,现实中人们往往会从头到脚地看人,而这里的镜头却带着陌生化的手法,让我们从脚开始认识这个白人女孩,纤细的小腿代表她“十五岁半”未成年的身形,而那一双与其年龄和性别不相称的黑色皮鞋和平檐男帽则是她叛逆和个性的象征。作为在嘈杂渡船上唯一的白人女性,以及她那不寻常的穿着打扮,很难不被注意到,这也正是中国情人初遇白人女孩时她的形象。而电影的结尾则是他们的分离场面。女主人公在轮渡上像他们初遇时那样抬起一只脚搭在围栏上,向人群望去。导演在这里安排这个姿势,不过是在告诉观众“她还是她,却不再是初见时的她”,因为她此时已经拥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颇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美韵味。她不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媒介 叙事 视域 小说 电影 文本 比较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