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教师教育行动计划.docx
《“十五五”现代教师教育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教师教育行动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教师教育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进一步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特制定市“十五五”教师教育行动计划。一、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领域,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师队伍总体发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教师教育方面形成了许多有效经验和新的成果。“十五五”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确立了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2、,教育投入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日益强化,教师教育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在教育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教师教育重视和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科学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没有形成浓厚的教师学习文化;教师培训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测薄弱,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校长数量不多,缺少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对青年教师和农村教师的成长关注不够,城乡教师和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不均等;区(市)教师进修学校职能
3、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力度亟待加强;教师教育激励驱动机制需要完善,系统有效的教师教育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健全。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中心”的教师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统领教师成长发展。以实践为导向,不仅要重视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建立于良好人文素养基础上的教育信念、责任感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多渠道、开放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程度,为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的学习机会。努力改变忽视受教育者
4、主体地位、脱离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职前培养与职后教育相脱节等倾向,激发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主动学习的动机,切实提高教育实效。(二)总体目标。牢固树立“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建立“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相互衔接、整体推进”的教师教育工作机制,构建以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为支撑、现代远程教育为支持、立足校本的教师教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为主、骨干培训以集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为主”的教师教育工作格局,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区域均衡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
5、主要任务。精心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针对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岗位特点,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构建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融为一体的课程管理体系。建立以“学分银行”为抓手的共享课程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搭建具有选课、学分查询、学习记录以及网上学习等功能的培训T口O全面建设促进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学习文化。激励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建设有活力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打造教师学习文化。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校本研修,全面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加强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探索长期深入中小学(
6、含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研究指导的合作方式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的激励驱动机制。健全市、区(市)和学校培训职责及培训分类管理制度,所有在职教师每年须修满不少于90学分,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分,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分。专业科目中,市级及以上课程、区(市)课程和校本研修的比例分别为10%-20%.30%40%和50%o建立培训学分认定、折算和管理制度。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三、政策措施(一)师德建设计划师德建设要以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目标,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
7、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学校党组织要重点抓好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师德师风学习宣讲机制,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弘扬当代教师风采,大力宣传阳光美丽、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新时代优秀教师形象。研究开发师德师风教育课程,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开展法治教育培训,提升教师
8、法治素养和依法执教能力。开展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通过经典诵读、开设专门课程、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帮助教师固本培元、立根铸魂。定期开展学生、市民和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二)教师全员继续教育计划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9年教育部令第7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12号)和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教师发20153号),研究制定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实施新一轮全员培训,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加深学科专业素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教师 教育 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