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思想与文学艺术 学案.docx
《第23课 思想与文学艺术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 思想与文学艺术 学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教学学案课题课型课时上课时间第23课思想与文学艺术新授1课时日期年月日周次大周星期一、明确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严复的观点和译述的天演论,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知道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近代艺术家的特点和成果,以及他们的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方法与过程1、通过指导学生对魏源、严复的思想背景目的、内容、作用影响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归类和认识比较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对徐悲鸿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3、情感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一批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
2、术家怀着爱国热情,积极吸收中西优秀文化成果,努力反映社会现实,勇于探索,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变,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报国情怀和创新意识,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二、认定学习目标:(一)、自主学习:1、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A、主张:B、成果:C、“师夷长技”:内容:评价:2、美术家徐悲鸿:A、人物简介:B、代表作品:3、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A、聂耳发表第一部作品时间及代表作品:B、冼星海代表作品:(二)、合作探究.1、说说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产生的影响?(三)、评析精讲:1、思想家、翻译家严复:A、人物评价:B、主张:C成果:D、天演论:内容:评价:三、强
3、化学习目标:1、为了改变旧ZG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ZG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魏源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严复一“红三角”纯碱C.詹天佑一京张铁路D.侯德榜一师夷长技以制夷2、清ZF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标志是()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B.奏定学堂章程的拟定C.科举制度的废除D.新式学堂的创办3、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右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人物是谁?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2)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他提出的救国之策是什么呢?这一策略是什么意思呢?四、感悟学习目标1、本节课我学习的知识有:2、节课我疑惑的知识点是:3、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哪些事理?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我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3课 思想与文学艺术 学案 23 思想 文学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