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为-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幅值裕量.docx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为-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幅值裕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为-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幅值裕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金鼠科技穹院锦福强计想告题目用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12自动化2班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地点C214课程设计学时1周指导教师陈丽换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目录一、设计目的1二、设计的内容、题目与要求12.1设计的内容12.2设计的条件12.2设计的要求12.2设计的题目2三、设计原理2四、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4.1分析校正前的传递函数3求开环增益Ko34.1.2求校正前闭环系统特征根34.1.3绘制校正前Bode图判断系统稳定性34.2求解串联超前校正装置44.2.1一次校正系统分析44.2.2二次校正系统分析64.3分析校正后的传递函数64.
2、 3.1求校正后闭环系统特征根65. 3.2绘制校正后的Bode图判断系统稳定性71.2 4求校正前后各种响应84.5 求校正前后的各种性能指标134.6 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根轨迹图144.7 绘制系统校正前后NyqUiSt图判断系统稳定性16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8六、参考文献19一、设计目的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2、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二、设计内容、题目与
3、要求2.1设计内容:1、查阅相关书籍材料并学习使用MUtIab软件2、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3、绘制根轨迹图、Bode图、Nyquist图4、设计校正系统以满足设计要求2.2设计条件:单位负反应系统被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G(三)nn-in-2%s+%s+a2s+.+z)o参数/,即包,%和bo,b1,b2,bn1以及性能指标要求2.3设计要求:1、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适宜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夕等的值。2、利用MATLAB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
4、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3、利用MATLAB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tr、tp、ts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4、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别离点、集合点及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KZG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K*的变化范围。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NyqUiSt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5、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Bode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幅值穿越频率和相位穿越频率。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2.4设计题目:G(三
5、)S(0.0625S+l)(0.2S+l)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为3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y=40sL幅值裕量1012期。三、设计原理无源超前网络的电路图如下列图所示其中复阻抗=&1A1Cd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Uc(三)Z2R2l+R1Cs11+aTsG(三)=GC(三)=Ur(三)Z1+Z2R1+R2llR1R2oal+7iRl+R21,7=R1R2C无源超前网络对数频率特性如下o显然超前网络对频率在1/aT到1/T之间的输入信号有明显的微分作用。用频率响应发设计无源超前网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系统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2)根据已确定的开环增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用 频率 设计 串联 超前 校正 装置 系统 相角 静态 速度 误差 系数 幅值裕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