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docx
《《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4160113课程性质:综合创新课学分:2学分周数:2周先修课程:大学生创新基础、创新思维训练、智能汽车设计创新并修课程:汽车设计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开课单位: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是车辆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的创新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所有创新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创新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通过在实践期间利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知识,在实用的基础上对方程式赛车主要零部件进行创新优化设计,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绘图及创新设计能力,为学生从事车辆领
2、域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质量改进、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创新训练,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查找相关文献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设计方法,在已有的设计方案上进行设计创新,培养查找文献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课程目标2:通过了解车辆工程专业领域前沿知识,能够独立对创新方案进行报告撰写,并利用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在创新训练过程中通过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程目标3:针对创新方案能够与小组成员以及同行进行汇报交流,并就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三、课程目标与毕业
3、要求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教学目标对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1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持强度10.沟通10.1掌握技术文件写作方法,能够撰写车辆工程技术方面的报告和设计文件,符合行业规范和要求。课程目标2:通过了解车辆工程专业领域前沿知识,能够独立对创新方案进行报告撰写,并利用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在创新训练过程中通过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程目标3:针对创新方案能够与小组成员以及同行进行汇报交流,并就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H12.终身学习12.2能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及时关注并跟踪、把握车辆工程
4、及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理论、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课程目标1:通过查找相关文献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设计方法,在已有的设计方案上进行设计创新,培养查找文献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课程目标2:通过了解车辆工程专业领域前沿知识,能够独立对创新方案进行报告撰写,并利用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在创新训练过程中通过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程目标3:针对创新方案能够与小组成员以及同行进行汇报交流,并就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M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
5、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学时分配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时分配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对应的课程目标1.查阅资料,方案分析、比较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授课,以典型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主要零部件设计方案为例讲解综合创新的过程,下达创新设计要求。学生针对各题目及要求查阅资料、熟悉题目的具体内容及其工作原理。重点:目标对象的创新内容。难点:创新目标对象的基本原理。2天1、22.零部件综合创新思路讲解与探讨教学要求:根据备选的内容,逐一讲解结构的特点和创新开发的思路。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创新初步方案,探讨方案的合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训练 汽车技术 创新 综合 能力 训练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