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压杆拉脱至钢吊堰底板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x
《拉压杆拉脱至钢吊堰底板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压杆拉脱至钢吊堰底板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拉压杆拉脱至钢吊堰底板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1)事故概况防撞钢套箱封底碎以水下和干浇注相结合的方式,浇注碎910m3,硅面平均标高较设计封底顶标高低约20Cm,此20Cm为抽水后找平之用。在浇筑施工时达到了近2年施工期间的最低水位,与底板底面平齐,为浇注工况中的最不利情形。浇筑过程中系梁区部分拉压杆下端皎支座与底板的连接板先拉脱(2.4-5),拉压杆受力重新分配后,下游侧边承台9根护筒区和下游侧系梁区3根辅助桩上的拉压杆上端支座再次先后脱落(2.4-5),致使钢套箱下游侧底板下沉成锅底状,其中系梁区下沉最大位置平均约为60cmo图2.4-5拉压杆下端较支座与底板的连接板拉脱;拉压杆上端支座脱
2、落(2)事故原因厂家制作底部较支座及底板焊缝不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辅助桩位置为最不利荷载区,焊缝质量差。系梁区底板支座与拉压杆下较支座焊缝首先被破坏,也验证了这点。套箱验收程序上存在一定缺失,套箱为异地制作,制作过程中,项目部联合监理采取的是阶段性验收,难以做到全过程跟踪检查验收。(3)事故处理措施1)情况摸排对主墩防撞钢套箱下游侧底板外侧梁系结构,安排潜水员进行了水下重点摸排,下游侧承台底板和系梁区底板与钢套箱壁体连接部位螺栓未见破坏,但在系梁区有1根主梁有明显变形(246);下游侧承台底板和系梁区底板主梁在跨中部位下挠,中间低两端高,结合上端拉压杆下降的高度推测可知,下挠的最大位置在系梁区
3、双拼主梁的位置,约为60cm;除下游侧系梁区辅助桩存在一淌漏点外,下游侧(含系梁区)封底混凝土未见其他渗漏点,封底混凝土的整体性尚可。图246钢套箱壁体和底板连接处照片套箱壁体挑梁位置,下游侧壁体挑梁在封底混凝土浇注前后对比,下挠18mm;下游侧其他部位内挑梁(纵桥向每边2个)下挠不足6mm。下游侧封底混凝土除系梁区出现一个淌漏点外,其他部位底板虽不同程度地下沉,从潜水外侧探摸可知,其整体性尚可。从凿除的混凝土来看,除表面有一点松散外,表面向下IOcm以后,其致密性,以及与护筒之间的结合还是相对较好的。2)处理方案根据现场摸排的情况来看,下游侧的封底混凝土整体性尚可,底板主梁和拉压杆下较支座除系梁区脱落的需单独处理外,其他的连接可以在加固上钱支座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封底处理。拟采取的封底处理方案流程简述如下:用连接板将拉压杆上端与钢护筒(辅助桩)等强焊接连接,同时将内挑梁进行加固;凿除部分厚度已浇封底混凝土,确保原设计封底顶标高不变的条件下,分层分区干浇封底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待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吊箱内抽水,割除钢护筒进行承台施工;浇筑首层1.5m厚承台。上游侧拉压杆未破坏的封底处理,按原方案,对拉压杆上端钱支座进行加固后,冲洗其碎顶面,分块一次性浇注至设计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拉压杆拉脱至钢吊堰 底板 变形 原因 分析 处理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