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第1节 第2课时.docx
《第7单元 第1节 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单元 第1节 第2课时.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二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2)认识盐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3)了解常见酸的主要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利用观察和比较等方法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实验并观察的态度,认识探究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酸的化学性质。【难点】酸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教学过程知识点一酸的化学性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酸溶于水时都解离出旦L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
2、成盐和水。(3)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4)酸能与部分也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合作探究】酸溶于水时都解离出H+,那么不同的酸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吗?答:酸溶于水时都解离出h+,这是酸具有通性的原因,但是不同的酸,其酸根离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存在差异,如Co歹会与Ca?+反应生成CaCO3沉淀,Cr与Ca?+不发生反应,说明碳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不同。【教师点拨】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性质的差异体现在酸根离子上,可以利用盐酸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硫酸和BaCb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跟进训练】1 .下列物质不能用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A.F
3、eCl3B.MgCl2C.FeCl2D.ZnSO42 .下列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C)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8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C.棉衣不小心沾上浓硫酸,立刻变黑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知识点二盐和复分解反应【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 .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2 .盐酸与硝酸银之间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这类化学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合作探究】复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3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它们之间互相交换成分,可以表示为AB+CD9AD+CB,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会改变。【教师点拨】1 .注意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食盐(NaC1),而化学上所说的“盐”是指一类化合物。2 .镂根离子(NH)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属于盐,如NHQL3 .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可以简记为“双交换,价不变”。【跟进训练】1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A.NH4ClB.H2SO4C.MgOD.Cu2 .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C)A. H2CO3,H2O+CO2tB. Zn+2HCl,ZnCl2+H2tC. H2SO4+BaCl2,BaSO4!+2HC1D. 3C0+Fe2O3=三=2Fe+3CO2练习设计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单元 第1节 第2课时 单元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