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脾胃虚寒(泄泻)案)(2024年).docx
《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脾胃虚寒(泄泻)案)(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脾胃虚寒(泄泻)案)(2024年).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脾胃虚寒(泄泻)案)患者X,男,77岁,X人,农民,因“反复咳痰、喘十余年,加重一周”于2012年5月5日前来诊治。舌红暗,苔薄腻根黄较厚,脉滑数。诊断为喘证,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后好转。喘证临床辨证既要分清虚实之外,还应注意寒热的转化。如实喘中的风寒壅肺证,若风寒失于表散,入里化热,可出现表寒肺热;痰湿阻肺证,若痰郁化热,或痰阻气壅,血行瘀滞,又可呈现痰热郁肺。本案患者咳喘日久,加之长期吸烟伤肺,容易发病。此次发作加重源于饮食不节,痰郁化热,痰热蕴肺作咳作喘,故以浙贝、竹茹、芦根、生饮仁、白果、海蛤粉、苏子、桔梗清热化痰平喘。久虚伤肾,故以生地、山萸肉益肾,又因便
2、秘,故以枳实行气导滞肃肺。初诊(2012-5-5):患者一周前因饮食不节而诱发咳嗽、咯痰,痰白黄均有,不易出,气喘、胸闷,汗较多,白粘涕,纳不多,寐不安,大便1-2日一行,质粘,尿可,口苦饮较多,舌红暗,苔薄腻根黄较厚,脉滑数。此为痰热蕴肺所致,法当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法,方拟定喘汤加减治之。处方:桔梗8枳实15浙贝10竹茹15苏子10白果10(打)车前子10芦根15慧饮仁10海蛤粉30(布包)生地15山茱萸15*7剂,水煎日一剂二分服,禁食荤腥之物。按:久病咳喘,肺肾俱虚,虚之抗邪无力,肺则不能布津,反为痰浊。肺主卫外皮毛,则更易感邪。内蕴痰热,急则治其标,当以利肺行气化痰降逆、软坚行散之法,而肾为纳气之本,水饮代谢之源,补肾即可纳气,又助气之化源。肺与大肠相表里,枳实导滞即肃肺也。故治咳喘不离肺脾肾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中医医院 中医药 临床 病案 脾胃 泄泻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