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气阴虚损(郁证)案)(2024年).docx
《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气阴虚损(郁证)案)(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气阴虚损(郁证)案)(2024年).docx(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市中医医院老中医药临床病案(气阴虚损(郁证)案)患者齐某某,女,1969.9出生,X市人,无业,因“心悸心慌1月”于2011年8月2日前来诊治。舌红苔薄黄,脉沉弦。诊断为郁证,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后好转。郁病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舒,胸胁满闷,胁肋胀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多由精神因素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为常见病之一,且女性为多,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郁证的中医治疗疗效良好,尤其是结合精神治疗,更能收到显著疗效,求治于中医者甚多。西医多用西医的安定、多虑平等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容易产生依赖性,部分患者常可出现不良反应,丁师治疗多采用疏肝理气、养心安神
2、治则,每获良效。初诊(2011-8-2):患者头闷胀,心悸、心慌,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无乏力,纳可寐差,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此为气阴虚损所致,法当益气养阴之法,方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之。处方:炙黄黄IOg南沙参IOg百合IOg麦冬IOg柴胡6g郁金IOg桃仁IOg石菖蒲6g远志6g瓜篓皮IOg丹参IOg合欢皮IOg茯神IOg薄荷6g炙甘草3g五味子6g*7齐U,开水冲服,日一剂,二分服,禁食荤腥之物。按:郁证,现今有多发之势,因于生活,因于工作,因于情绪等等不一而足。此病用益气检查,阳性治标甚少,而病人自感机体、精神之痛苦,一点也不虚。甚是痛苦,而治疗少效。现代医学用抗抑郁药或镇静药,对恢复病人正常的神经感觉、反应和协调,均有一定的障碍,而中医的临床疗效证明,辨证论治才是治疗郁证的最好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中医医院 中医药 临床 病案 阴虚 郁证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