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汉学家霍克思:中国文学的“摆渡人”.docx
《英国汉学家霍克思:中国文学的“摆渡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汉学家霍克思:中国文学的“摆渡人”.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英国汉学家霍克思:中国文学的“摆渡人”霍克思DavidHawkes,19232009年,英国汉学家、楚辞学专家、红学专家,是西方世界首部红楼梦英文全译本和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楚辞英文全译本的译者。他还翻译出版了杜诗初阶、李贺神弦曲、韦庄归国遥等。通过翻译和研究中国文学作品,霍克思毕生致力于“使中国文学成为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译研并重,探寻楚辞的无限魅力。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不仅承载了战国时期楚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竞相模仿的经典。早在19世纪中叶,楚辞就已传播至西方,但多以离骚九歌的译介为主。1953年,霍克思提交的博士论文楚
2、辞的年代与作者率先打破这种单调局面,”对诗歌词汇、押韵、结构等进行了统计学式的考察”。1959年楚辞:南方之歌的问世,标志着西方首部楚辞英文全译本诞生,译本不仅准确传递原诗的意思,更在语言的韵律、节奏和意象上做了精心处理,使得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相呼应,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因此,译本出版后不久,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丛书:中国系列”。对于霍克思而言,翻译楚辞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与研究。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文献考据,这突出表达在序言和注释两种副文本上。在长达60多页的序言里,霍克思考察了“辞”的文体特点,特别是如何上承诗经、下启汉赋。他还利用翔
3、实的文献、史料和数据,对楚辞各篇目作者和创作时间进行重新考证,为学界认知楚辞打开了新视野。译本的另一特色是丰富的注释。从天干地支到牛鬼蛇神、从尧舜桀纣到香草美人,霍克思均一一注解,或寥寥数语,或长达几百字,以期尽可能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阅读障碍。甚至为了更好地阐释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元素,他还不吝笔墨绘制插图,用视觉化的图像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1985年,霍克思对译本进行了修订。在进一步文献考据的基础上,对初版中的不恰当地地方进行了修改、完善和增补。感怀于楚辞的无限魅力,霍克思下定决心要将这部伟大的作品介绍给世界读者,而西方读者也的确从中感受到了楚辞所蕴含的瑰丽奇幻的想象、激昂悲壮的情感以及博大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国 汉学家 霍克思 中国文学 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