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docx
《大学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大学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学位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XX大学章程、XX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我校以精英教育的理念指导博士生教育,造就遵纪守法、明礼诚信、身心健康,具有所属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教学和实务工作的最高学历层次的专门人才。第三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应体现校院(系)二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由学校、学院(系)、学科组、导师组、导师在本办法规定范
2、围内分工负责的制度。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各院系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严谨学风、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第四条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第二章学习年限与总体安排第五条普通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取得博士生学籍后)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医学院博士生为3年);直博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非定向的普通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6年,直博生、定向的普通博士生、非全日制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7年。第六条各院系应当根
3、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培养方案还应当参照相应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应当经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提交研究生院核准备案。第七条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最低学分、学术成果达到XX大学关于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后,可申请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第三章导师、导师组与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第八条博士研究生的
4、日常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共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各学科应根据师资情况和实际需要成立以该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主体的导师组,包含2-3名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相关学科指导教师。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员须包括行业导师。第九条在培养过程中,如导师因故确不能履行职责,可变更导师;导师变更程序依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十条导师与导师组应全面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日常培养教育工作,包括:(一)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二)督促博士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S)监督博士研究生执行学习和科研计划的进展;(四)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学位论文撰写;(五)培养博士研究生规范的科研道德、学风、品行、
5、学术诚信;(六)对不能达到培养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提出分流或淘汰建议。第十一条导师与导师组应根据本规定和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结合博士研究生个人情况,在新生入学后2周内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学生个人培养计划经导师(组)审定后,递交院系存档。培养计划确定后,博士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第十二条培养计划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而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的,必须于培养计划开放制定期间申请修订。由研究生完成修订后,经导师、导师组审定同意后,递交院系完成审核并存档。第四章课程学习与考核第十三条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前沿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所有列入学生个
6、人培养计划的课程都必修,其中专业基础课应在资格考试前修读完成并考核通过,所有课程应在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前修读完成并考核通过。普通博士生的总学分要求应不少于16,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总学分要求应不少于40。第十四条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要求如下,各学科培养方案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课程:(一)公共基础课,不少于5学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Nl学分,直博生必修)。2 .第一外语:第一外语为英语的博士生必修一门学术英语类课程(全日制2学分,必修;非全日制不少于1学分,必修)。3 .学术规范与科学素养类课程:1学分。(二)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
7、。(三)专业前沿课和专业选修课,具体学分要求由学科自定,但全日制博士生必须包含:学术报告会:Nl学分。专业学位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参照上述基本要求并遵照国家、学校相应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第十五条攻读博士学位的港澳台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可申请免修,但必须修读经学校批准的其他社科类课程,计入公共基础课模块。第十六条攻读博士学位的国际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可免修。英文授课项目的国际研究生,必修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和汉语(4学分),计入公共基础课模块。中文授课项目的国际研究生,必修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和经学校批准的其他社科类课程(2学分),计入公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关于 攻读 博士学位 研究生 培养 工作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