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菜共生技术.docx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鱼菜共生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池塘鱼菜共生技术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即将池塘养鱼与水面蔬菜无土种植相结合,采取水中养鱼、水面种菜立体生产。技术采用在鱼类精养池塘水面上搭建浮床的方式,栽培生长速度快,吸肥能力强、生长旺季与鱼类同期的水生蔬菜、花卉等,进行立体种养,达到鱼菜双丰收。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具有美化环境、净水、抑菌、遮荫避暑、光合作用增氧、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有利于鱼类生长,可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增效明显。一、适宜区域省内所有精养池塘,尤其是老旧池塘。二、增产增效情况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
2、成本投入30%左右,渔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提高30%80%。三、技术要点(一)池塘养殖技术要点池塘养殖以池塘一改五化技术为核心,“一改”指改造池塘基础设施,“五化”包括水质环境洁净化、养殖品种良种化、饲料投喂精细化、病害防治无害化、生产管理现代化等。1.改造池塘基础设施(1)小塘改大塘:将用于养殖不规范的小塘并成大塘,池塘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面积1020亩为宜。(2)浅塘改深塘:通过塘坎加高、清除淤泥实现池塘由浅变深,使成鱼塘水深保持22.5m,鱼种池水深1.5m左右,鱼苗池水深在0.81.2m之间。(3)整修进
3、排水系统:整修进排水、排洪沟渠等配套设施,要求每口池塘能独立进排水,并安装防逃设备。2 .水质环境洁净化(1)采用水生植物调水、微生态制剂调水以及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调水,保持PH在6.58.5之间,全天氧气大于5mg/L的时间在16小时以上,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池水保持活、嫩”、“爽”,透明度在35Cm以上。(2)合理使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等。实现其增氧、搅水、曝气的作用。(3)加注新水:根据池塘水体蒸发量适当补充新水,有条件的地
4、方可每半月加注新水1次。(4)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在养殖的中后期,根据池塘底质、水质情况每月使用12次。3 .养殖品种良种化(1)主养品种:优质鱼类主养品种的选择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市场性(适销对路)、二是苗种可得性(有稳定的人工繁殖鱼苗供应)、三是养殖可行性(适应当地池塘生态系统),但尽量不要选择如草鱼等草食性养殖动物。(2)养殖模式:池塘80:20养殖模式。(3)鱼种质量:各种鱼种标准参照已有的标准和鱼种质量鉴定标准执行。要求品种纯正、来源一致、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4)鱼种规格:主养鱼类规格整齐,重量个体差异在“10%”以内,搭养鱼类个体大小一般不得大于主养鱼类个体大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池塘 共生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