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新时代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的路径研究.docx
《【讲义文稿】新时代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的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文稿】新时代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的路径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对“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坚定“四个自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廖续红色血脉意义重大。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遗迹旧址、纪念场馆、烈士陵园、革命文物等属于物质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突出事迹、政治信仰、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精神形态和留下的著述、书信、歌谣、标语等信息属于精神文化形态。(2)红色文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传播政治意识、塑造政治价值。经过历史沉淀和当代提炼,
2、它具有超出常态和高于普通群体日常所及的特点。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提供诠释素材、故事案例和历史本源。它蕴含的道德规范有普遍约束意义,涌现的道德典型有学习和示范的重要价值。因此,红色文化有政治引导、精神感召、价值塑造、道德示范、文化熏陶等多维价值和育人功能,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此外,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读伟大的建党精神提供鲜活的素材和历史依据。据笔者的调查研究,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已基本实现,入心入脑则与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存在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侧重政治教育、忽略文化熏陶,单向说教灌输和简单政治颂扬等问题,导
3、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有偏见和排斥心理。此外,还存在教育强度不够、持续发力不足、形式大于内容、文化内涵解读不准确等弊病。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多维价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中传承红色基因是必然选择。如何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实效,让大学生认同红色文化、信仰红色精神、践行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当下应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大学生心理特征、红色文化的属性特点及教育的现实境况,笔者认为提升它在新时代的育人实效,应遵从情感、话语、实践、文化相结合的路径与策略。一、以情感人,塑造红色文化认同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是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4、,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情感是人的重要心理机能,为人的认知活动提供内在动力。“积极的情感具有协调、组织功能,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4)红色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青年大学生诞生于21世纪,缺乏相关阅历和生活体验,理解和认知红色文化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隔膜。因此,动之以情,从感性入手在心理层面塑造认同,是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策略。1.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要饱含丰富的情感元素。“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接受与否,会使受教育者在心里自发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这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5)没有情感的教育就偏离了人的本性,难于取得实效。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朴素的情感
5、。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中不乏这些情感故事。教师要善于遴选和发掘这类题材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中。因而,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要选择红色文化中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内容作为教育题材,避免空洞的政治教条和脱离生活的说理。红色文化教育中感人事迹极为丰富。红色家书、红色故事、红色电影、红色歌曲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因子。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水平和教育情境,选择适当题材以激发情感共鸣,实现认同效果。比如,向恋爱中的男女同学,讲述革命情侣周文雍与陈铁军的故事,诵读革命夫妻王经燕与张朝燮的家书;在寒冬讲述女红军给借宿老人留下半条被子的故事等等。当这些情感体验被激发时,学生会易于领悟和乐于接受故事背后的
6、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政治观点等。2.从事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师要有情感育人的意识和能力。首先,传授或组织红色文化学习的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正向的情感呈现,有阳光乐观的性格气质和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6)。“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7)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照本宣科难于让受教育者信服和感动。再者,教师要有掌控情感教育的能力。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有真情流露才能感染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政治老师讲述焦裕禄同志事迹时的情景。“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我受到深深震撼。后来,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
7、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8)这是红色文化教育成功的、经典的案例。案例中,焦裕禄的事迹充满了动人的情感,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坦诚地流露真情,客体学生深受感染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主、客体之间有情感传送和互动。最终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并产生了持久、强烈的正向结果。如果讲红色故事能够催人泪下,就已抵达了学生的心灵,必然会让学生内化为价值追求,终身难忘。二、以话说理,创新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9)学理分析和政治说服依靠教师的话语,要以生活的、艺术的语言解释理论,而非以理说理,用话语的温度诠释理论厚度
8、,实现政治高度。1 .用通俗的生活话语转译教材话语和政治话语。多数教师不缺学理和知识,但缺乏传播技巧和策略。红色文化育人,教师要避免使用枯燥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照本宣科的教材话语。教师的话语缺乏魅力和温度,就难于抵达学生心灵深处,所传授的价值、意识和思想无法真正实现预期效果。首先,通俗简明地转译教材语。“教材话语属于固化形态话语,规范而系统,内容表达相对稳定,往往以结论性的文件为依据,话语政治色彩浓厚,(10)教师要将教材话语、政治话语向学生生活化转译,用通俗性的语言诠释学理,即做到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再者,教师要在红色文化的政治性和严肃性的基础上,努力将它生活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义文稿 讲义 文稿 时代 提升 红色 文化 育人 实效 路径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