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下社会组织发展论析.docx
《【讲义文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下社会组织发展论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文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下社会组织发展论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下社会组织发展论析在我国,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既是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深刻变迁的结果,也是政府主动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为社会组织提供生长机会与发展空间的结果。因此,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分析社会组织何以生长、怎么发展,以期获得有利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有益经验与启示,对新时代继续推进我国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无裨益。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释放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为更好解决一些阻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通过不断调整政府权力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2、决策与执行均科学、监督与服务都到位的现代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组织发展释放了巨大空间。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权力高度集中统一,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使我国在很短时间内打破了国际敌对势力封锁,恢复了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全能型”政府权力过度集中,管理机制不灵活,且政府管理行为几乎触及社会每一个角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社会自主活动空间狭小,社会组织发展缓慢,规模有限。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国民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的繁荣局面,行政管理体制也必须适时改革才能有效服务于急剧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因此
3、,我国几乎每五年就要进行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改革极大解放了生产力,释放了社会活力。如1993年改革撤销了10个专业经济部门以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让社会组织承担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再如1998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更大,撤销了几乎所有的行业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职能转移给了各类行业协会,至此政府也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不仅如此,1998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明确要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进入21世纪,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借助社会力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不仅提出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
4、”,而且还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角度强调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随着“全能型”政府色彩褪去,以前一些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供给需要新的合适的主体予以承接,这事实上是一种双赢的结局。一方面,政府实现了合理“瘦身”,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对社会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气。根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2007年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为38169万家,比1999年增长了171%。家)2008年汶川地震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救灾和重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此同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因势利导,积极改革双重登记管理制为四类社会组
5、织直接登记制度,这无疑有助于实现社会组织井喷式发展。随着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原本许多由政府负责的职能现在更多由社会组织予以承担,反过来又促进了行政管理体制在简政放权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2013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重任,即应当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实践中更可行的做法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社会管理机制方面趋向于“放松管制”,从而更有利于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力量等参与国家治理,实现协同共治。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大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二
6、、当前“放管服”改革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新机遇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培育社会创造力,更好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5年国务院启动了“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显然,“放管服”改革是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客观上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改革登记管理制度,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减少行政审批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微观领域的过多干涉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目的。“放管服”简政放权思路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运用是,改革登记管理制度,将社会组织年检制改为年报制,并对行业协会商会、科技、公益慈善、城乡社
7、区服务四类社会组织实际直接登记。年报制取代年检制体现了服务型政府原则,减少了以往对社会组织进行年度检查的诸多干扰行为。不仅如此,各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掌握本辖区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还非常重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运用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允许社会组织通过网络提供相应检查材料,这大大节约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双方的时间、人力和精力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使社会组织不再疲于应对政府检查,而是将更多精力用到公共服务上来。(二)“放管服”改革释放财政资源,倡导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改变了政府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方式,有利于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当前,受困于慈善文化、捐赠机制、公信力
8、等问题,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一直存在着资源匮乏、财力不足的困境。但在“放管服”改革下,政府积极转变职能,向社会组织释放财政资源,倡导向其购买服务,这无疑有助于改善社会组织发展困境。“放管服”改革要求将以前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专业的社会组织承担,就必须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那些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社会组织获得稳定的财政资源支持,从而实现更好发展。不仅如此,为转变政府职能,让专业的组织做专业的事,为社会提供更好公共服务,有些地方政府还通过公益创投、产业孵化等项目对符合要求的社会组织进行精准培育、支持,这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三)“放管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义文稿 讲义 文稿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视角 社会 组织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