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休克药物的临床应用.ppt
《抗休克药物的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休克药物的临床应用.ppt(5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抗休克药物的临床应用第一节 概述 一 休克的概念 休克(Shock)是因各种原因(如大出血、创伤、烧伤、感染、过敏、心泵衰竭等)引起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微循环动脉血灌流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其典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脉搏细速,尿量减少或者无尿,烦躁不安,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昏迷。 二、休克的分类 1、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2、按休克的起始环节分类(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见于失血、失液或烧伤等,血
2、容量减少导致静脉回流不足,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由于减压反射受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组织灌流量进一步减少。 (vesogenic shock):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瘀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引起的休克。临床上见于过敏性休克、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及神经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由于心泵功能障碍,心脏射血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所引起的休克。临床上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无论哪种休克,都有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障碍和不同程度的体液代谢紊乱,因此治疗休克时应按如下原则处理
3、:1.扩充血容量 这是抗休克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措施之一,必须及时、快速、足量地补充血容量(常用扩容液体:电解质溶液、全血或血浆、右旋糖酐等)2.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感染性休克应积极防止感染和各种容易引起休克的疾病,如败血症,细菌性痢疾,腹膜炎,肺炎等;创伤性休克应做好外伤的处理,如止血、镇痛、保温等;过敏性休克应使患者与致敏源隔离,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前做好皮试,禁止使用致过敏的药物和输液。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休克时由于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产生大量酸性产物,在休克早期积极扩容改善微循环障碍情况下,一般酸中毒较易纠正。但重度休克时酸性产物堆积结果机体发生严重酸中毒,应立即输入5碳酸氢钠,具体剂
4、量应视酸中毒程度和血气分析结果来确定。4.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有两大类。其中一类为升压药物。这类药物为血管收缩剂,常用的有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该类药除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外,休克早期不用。另一类为血管扩张药,常用的为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酊胺、酚妥拉明等,该类药要在扩容完成之后应用。一般扩容后,血压仍低于8.0kPa(60mmHg),可应用血管收缩药,但扩容后血压能维持在12kPa(90mmHg)以上时可适当用一些血管扩张药物。5.改善细胞代谢 各型休克的特点是在微循环障碍的基础上最终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和损伤。因此,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稳定溶酶体膜,保护细胞;应用ATP
5、补充细胞能量,纠正休克时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应用GIK(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疗法补充能源;人工冬眠疗法改善细胞代谢功能。大剂量维生素C可改善心肌代谢。6.治疗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应针对不同器官衰竭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休克时出现心力衰竭,除停止或减慢补液外,同时适当应用强心类药物,利尿药,降低前、后负荷。出现呼吸衰竭时则给氧,改善呼吸功能。如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则可考虑利尿、透析等措施 一、常用于抗休克的扩血管药物 用于抗休克的扩血管药物包括受体阻断药、受体激动药、多巴胺受体激动药,胆碱受体阻断药,直接扩血管药等。其中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在扩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可对心脏
6、的正性肌力作用和改善心功能起到重要作用。本品为受体阻断剂。能显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容量,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内脏血流灌注。(接上页)酚妥拉明口服吸收差,吸收后迅速代谢与排泄,口服效果仅为注射给药的20%,作用时间较短。常作肌内或静脉注射。一般口服30min后血浓度达高峰,静注后2-5min起效,大多变为无活性的代谢物从尿中排出,作用维持约1.5h 常用静脉滴注,剂量为2040。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时剂量为:本药35,去甲肾上腺素0.51,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视血压情况调节剂量,以防血压剧降。本药因作用时间短,便于调节剂量,可有利于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常用,但中心
7、静脉压也降低,故需补足血容量。 【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加重溃疡病等。静脉给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心绞痛,需缓慢注射或滴注。胃炎、溃疡病、冠心病患者慎用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 ) 【药理作用】为长效1阻断剂,药理作用与酚妥拉明相似。使外周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改善微循环。起效较慢,作用长而持久,因而易造成血压下降,故在使用本品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当交感神经活性高时,其扩血管作用更明显,且不易被去甲肾上腺素等受体激动剂对抗 【临床应用】口服局部刺激性大,不能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只能静脉注射。一次静脉注射 1h后
8、出现最大效应,适用于治疗出血性、创伤性、感染性休克,特别是当休克患者经常规治疗无效后改用酚苄明常可使病情改善,增加存活率。要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可加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以增加心排出量。必要时24h后再静脉滴注0.5mg/kg。合用肾上腺素出现反转作用,加重低血压应禁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proterenol)【药理作用】异丙肾上腺素为非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1 受体的作用 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增加心脏传导系统的传导速度,收缩压升高,对正位起搏点的兴奋作用强,收缩期和舒张期缩短。对2受体的作用可舒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解除小动脉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休克 药物 临床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