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停车行动方案.docx
《便民停车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民停车行动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便民停车行动方案一、目标任务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管并重、集约发展,遵循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原则,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停车设施供给明显增加,“停车难”问题明显缓解。到2022年底,全县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600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400个以上;2023年,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600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400个以上;到2025年,全县累计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0400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500个以上。二、工作措施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是城市停车场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
2、局、县城市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负责完善停车设施规划,优化停车设施布局,突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重点,严格落实并结合实际适当提高停车设施建设标准,加大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力度,加大停车秩序管理,统筹协调推进。(一)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L合理进行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加快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监督管理规划实施。做好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和独立规划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2 .严格落实新建配建标准。按照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及相关管理要求,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为1泊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且1泊位/户。新建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11.5个车位配建。旧区改建项目可以酌情降低配套标准。3 .
3、加快停车设施改建扩建。多措并举,下大力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通过平改立扩容、公共空间挖潜等措施,见缝插针增加停车设施;充分利用老旧小区周边零星、边角地块建设停车设施;合理利用老旧小区周边次支道路等设置临时停车位;鼓励周边单位闲置车位向社会开放,优先保障市民回家有位置停车。开展街道社区停车自治试点,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作用,统筹安排、协调推动,创新停车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模式。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县确定的配建标准,同步配建停车设施。依法依规利用已有城市广场、车站码头、公园绿地、医院、中小学校操场及人防工程等土地、地下空间资源,开展改建扩建停车泊位。4 .推进停车设施盘活共享。统筹停车资源,鼓励公共建筑、
4、居住区等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建筑的停车泊位晚间对外开放。居住小区内规划的车位、车库不能满足业主停车需求的,在不影响道路通行、消防安全和不损坏绿化等前提下,依法经业主同意,可以利用业主共有的道路和其他场地设置临时停车泊位。5 .动态调整路内停车泊位。按照“因地制宜、一路一策”的原则,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及周边居民区、医院、学校、商场等停车供需的实际情况,停车设施确实无法满足需求的,在符合安全管理和基本通行的条件下,在周边支路及其等级以下道路和有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上设置路内停车泊位,明示临时停车时段。统筹考虑城市活动和交通通行,在确保车行步行、公交设施空间的基础上,动
5、态调整布设路内公共停车泊位,重点弥补医院、学校、商业中心、老旧小区停车需要。6 .突出重点区域建设管理。采取典型示范引领、打造经验标准、稳步推广实施的方式。针对二小等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在学校周边路段施划绿色泊位,结合限时、限路段增加临时停车泊位的管理策略,运用“以疏代堵”的治理方式替代传统“罚单整治针对中医院、博爱医院、津泠市场等医院、市场周边“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做好规划新增停车泊位,结合智慧系统搭建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用进一步提升停车效率与便捷度,既保证周边交通顺畅,也让监管不缺位;针对老旧小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协调多方利用小区周边路段、机关单位和新建公共停车场,缓解小区
6、停车压力,进一步盘活停车位;针对汇金商业步行街、大润发玛特等大型商圈周边“停车难”问题,学习参照先进的静态交通整治模式,在全县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静态交通管理模式。(二)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L加强智慧停车管理。待条件具备,结合实际,适时引进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全县统一的城市智能停车服务平台。细化停车分区管理,鼓励错时共享停车,进行停车诱导,推进共享利用,实现无感收费,有效提升停车设施使用周转率。2.建立健全停车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停车收费价格机制,结合实际统筹出台城市停车收费政策,利用价格杠杆及时疏导停车供需矛盾,实行“分区、分类、分时”等差别化停车收费,规范路内停车收
7、费管理。加大停车设施管理的监管力度,引导居民规范停车,促进停车资源的进一步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三)提升城市停车配套服务L完善停车场充电设施。加强城区商场、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等停车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20%,并逐步扩大设置比例,推行“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2.支持停车场多元经营。在不减少车位的前提下,可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等便民设施。大力推进停车场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充电。(四)加大停车秩序综合治理L优化停车位管理。公
8、安部门进一步完善道路停车位管理规范,优化停车位设置审批程序,严控路内停车位总量,动态调整停车位设置。加大设置、管理路内停车泊位力度,管理道路范围以内的停车行为。按照停车管理具体办法,城管执法部门重点负责合理设置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公共停车设施的监督管理和道路范围以外的停车行为管理,组织督查、考核等活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应当通过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和执法联动协作等方式加强停车管理工作。2.强化停车秩序治理。加大规范停车宣传力度,依法查处违法停车行为,维护良好停车秩序。开展人行道畅通行动,严管人行道违法停车行为,提升慢行出行品质;尽快出台XX县道路以外公共区域范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便民 停车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