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2教学设计.docx
《常见的天气系统2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天气系统2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常见的天气系统一一气旋与反气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一一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学会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2)判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其天气图;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预报。(3)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4)培养学生读图、作图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学习风的形成、降水的形成条件等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作指导。(2)通过课件演示、做手势辅助及学生动手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3)通过读图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气旋与
2、反气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的差异。3、情感、态度、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分析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良性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及提高安全意识。二、学情分析高一(9)班是普通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但对于气温、气压、阴晴等这些天气现象,学生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的,因此需要利用这些地理现象和疑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三、教学内容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是高中地
3、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的内容.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乃至全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学习本节内容具有理论联系生活的作用,对学生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普及天气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四、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五、教学难点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施策略效果预设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2013年7、8月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展示两幅图片,提出疑问并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生
4、作简单思考和回答。展示与生活相关的地理现象和问题,生疑激趣。以贴切生活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承接大气中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知识铺垫风的形成(1)学生作出北半球甲地近地面的方向。(2)学生作出北半球乙地近地面的方向动手作出甲、乙两地的风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完成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作铺垫降水形成的条件思考:在自然状态下,大气中的水气通过什么方式才能降温凝固成液态或固态?学生联系生活思考问题利用生活,降水是由气态变成液态或固态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及为新知识作铺垫。承转那么,我们大气中发生阴、晴、雨、雪是怎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天气 系统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