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张欣班级:初二四班授课时间:2015年U月25日教学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积累。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多媒体播放“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生1:举头望明月
2、,低头思故乡。生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一)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康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2、教师范读,配乐朗诵。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
3、节奏,揣摩作者的感情。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屏幕显示: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揣摩把握作者情感。)(生大声朗读课文。)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一学生朗读课文。)师:大家评评她读得怎么样?生1:读得流畅,字音准确。生2:节奏感把握得比较好。生3:语速有点快,应略微舒缓一些。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评价也很到位。还有一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生齐读这句话两遍。)师:请大家根据朗读要求一齐来读一遍课文。(生齐读课文。)(二)、再读课文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可老先生满口”之乎者也;我们还得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师:首先,请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
4、;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不明白的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屏幕显示: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生翻译,交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抢答题(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To一含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2)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3) 怀民亦未寝:(睡)(4)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5)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抢答题: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
5、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荏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水藻,存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支。个别朗读并.(三)、三读课文,与文本对话。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抢答题(=5登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客厂Ui5为友融叙事、写臬行情为二体,说说分别写了什么二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D.作者为何要夜游承天寺?明确:苏轼想找朋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他有众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
6、民?(2)、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明确:欣赏美景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所见的景色:月色与竹柏影空灵皎洁明净(课件出示资料助读: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觉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师:回答得非常好!文学作品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需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才会余味无穷。(四)、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1) .作者为何要夜游承天寺?明确:苏轼想找朋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
7、来的快乐.他有众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资料助读: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觉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2)、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品味美句。明确:欣赏美景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吗?这月色有什么特点?(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出示:练习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荏交横。(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承天寺 夜游 教学 设计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