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细则.docx
《XX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细则.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含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资产,以下简称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进一步指导各镇各部门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的后续管理工作,切实做到资产家底清晰、产权归属明确、类型界定科学、主体责任明确、运行管理规范、效益发挥明显的扶贫资产管理目标,根据XX省乡村振兴局XX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XX省财政厅关于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办法的通知(X乡振发X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章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目标第二条明确资产范围。使用各级财政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盘活财政存量用于脱贫攻坚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定点
2、扶贫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地方政府债券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包括接受捐赠、捐建的实物资产),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第三条扶贫项目资产分类。扶贫项目资产按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进行管理。经营性资产主要为具有经营性质的产业就业类项目固定资产及权益性资产等,包括用于经营的房屋、厂房、机器设备、农业基础设施、电商服务设施、光伏电站、村集体兴办的企业(产业基地)等,以及扶贫资金直接入股市场经营主体的权益性资产。公益性资产主要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等,包括用于道路交通、饮水水利等方面所形成的资产。到户类资产主要为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发展所形成的生物性资产或固定资产等。第三章扶贫
3、资产产权确定第四条进行资产计价。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原则上按照项目报账结果作为入账依据,作为记账凭证入账。各类奖补等其他项目,按照扶贫实际投入为入账依据,作为记账凭证入账。第五条进行资产确权。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对扶贫资金及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进行确权,投入到户项目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户所有,确权到受益脱贫人口,按类别进行登记管理;投入到村项目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确权到村集体;由镇实施的项目可将移交到村,具体由各镇自行决定;跨村投入形成的资产属于村集体所有,要按股份确权到相关村集体。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后须经县、镇、村三级同步或逐级公示,各级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
4、及时将扶贫项目资产移交对应产权归属单位进行登记管理。第四章扶贫项目资产登记程序第六条明确登记主体。由县直主管部门实施的项目形成资产,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由县直主管部门负责资产登记管理。跨镇实施项目形成资产由县直相关主管部门或项目所在镇负责登记入账;跨村实施项目形成资产由各镇负责登记入账,产权、收益均按股份明确到相关村。主管部门或各镇如果将资产移交给镇政府或村,则由镇政府负责指导各村统一在“村财镇管系统”进行登记入账管理工作,产权按股份明确到相关村。第七条建立资产管理台帐。登记实行分级负责,已确权的扶贫项目资产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县级、部门、镇、村级登记台账,按年度进行汇总管理。登记内容应按
5、照有关要求逐一真实填写,确保不缺项、不漏项。到户类资产由村集体负责资产登记,只登记资产所有权人,无需登记移交等信息。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信息同时录入相关管理系统。扶贫项目资产的基础信息、收益分配等变动情况,应及时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在管理台账和管理系统进行内容更新。第八条做好登记入账。项目实施单位组织收集资产入账登记的资料,主要包括:扶贫项目申报资料、公示公告资料、项目批复、项目实施资料、验收资料、项目决算审计报账资料、项目资产移交清单、项目受益、联农带农、项目后续管理等相关资料提交给镇“三资管理中心”,镇“三资管理中心”审核后登记入账,完善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第九条移交入账凭证。完成登记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扶贫 项目 资产 后续 管理 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