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和补角(1) 教学设计.docx
《余角和补角(1)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角和补角(1) 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433余角和补角(1)课程标准理解余角、补角概念,探索并掌握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教学内容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3节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余角、补角及性质的学习,感受简单推理过程学习目标理解余角、补角的性质。会求出一个已知角的余角和补角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对新鲜的事物较感兴趣,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形成了数形结合思想,思维上具备一定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能进行角的和差运算。学习方法喜欢与同伴交流比较爱表现自己。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较薄弱,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强
2、,对于学习图形知识的方法还不是很习惯。除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外,还要“简单说点理”,把它作为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的自然延续。推理与论证的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探索图形性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等。(难点:学生的简单说理以及在图形变化中寻找相关角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会求出一个已知角的余角和补角。难点:余角、补角及性质的推理过程。教与学的媒体选择PPT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寻找装备,准备战斗(阅读书137页,小组合作自学完成第1至7题)(10分钟)2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余角和补角1 教学设计 余角 补角 教学 设计
